“好啊,怎么说才行?”
“你过来的时候,我怎么说的,今天你就这么说。还用教你吗?”
果然,炮班的二十几个人都被培德找了过来,送到了广朋身边。
“你们愿意跟我干的活,既往不咎,今天就可以跟我们走。”
几个人互相看着,拿不定主意。
“杀了这些家伙!”
其他大队的几个战士拿着大刀走了过来,气愤的看着这几个炮兵。
刚才,他们的火炮轰击了阵地,几十个战友死在了炮火下,此刻听到广朋把他们从投降的官军里面找了出来,愤怒的要过来报仇。
这个怒冲冲的架势,把几个士兵吓得一下子跑到了广朋身后,祈求救助。
“你们回去,放下武器的他们已经是我的战士,有什么别的事,你们找余副军长说去。”
他们还想冲过来,可是,火把之下广朋威严的姿态,也不可以让他们杀俘。
广朋带着他们走到一边,和蔼而威严的说:
“你们也看到了,冤有头债有主,你们自己选择吧,不愿意跟随我们的,每人两块大洋送你们走出山谷,愿意跟随的,登记姓名家里,跟着走就是了,现在,你们赶快作出选择。”
“真的既往不咎?”
“我就是在牛家寨被广朋俘虏的,你们可以好好看看。”
“那么,我们愿意跟着你。”
“好,绝不勉强。”
只有有一位老兵,因为挂念家中人员,不愿意再当兵,广朋毫不犹豫的让孙培德送他走出山谷。
之后,还有几十位官兵也愿意跟随广朋,孙培德也都很快办理好了手续,之后,带着战利品走出山谷,向远处的山中转移。
这一次,广朋的部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单是突然点亮的火把,就产生了巨大威慑力,成为了战斗的转折点。
余副军长兼师长对此极为感慨,待部队到了山中宿营之时,他找到了广朋。
“这一次,你和你的战友们表现太好了,真的想不到。”
“没有啥,就是正常发挥吧。”
“你怎么想到点亮火把的,就不怕暴露自己吗?”
“大家都是蒙着头打仗,成了胶着状态,不快速让敌人震惊,醍醐灌顶,怎么可能震慑他们?”
“醍醐灌顶,好,茂林寺的高招,确实是点睛之笔。”
“也是急于结束战斗,不然,那么激烈的枪炮声,吸引援兵迅速到来,我们岂不是走不开了吗?”
“你要把敌人的炮兵,还有小炮全部留下,不怕他们再次在战场上背叛吗?”
“不怕,但是也怕,因为我的队伍里面,有太多的俘虏兵,他们表现都不错,例如孙培德他们,还有小吴他们,不都是表现很好吗?”
“那么,你又怕什么呢?”
“怕其他大队的人过来找茬报仇,造成仇恨,导致他们逃跑或者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