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共和国的各项规划也提上日程,包括农业规划、工业规划以及国防建设规划等等。这些规划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共和国未来发展的蓝图。
黄伦作为核心人物,向众人提供了基本的思路框架,但将具体细则的制定工作分配给各个负责人,要求他们各司其职,认真完成后再交给他亲自审阅把关。
而黄伦本人,则将精力集中在工业规划和国防建设两个关键领域。
在工业规划方面,他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要赶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率先研发出纺织机和蒸汽机。
这不仅能够为共和国的工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
为此,他将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研究与试验,不断攻克技术难题。
在国防建设方面,黄伦首先着眼于建立起坚固的以防御为主的城堡体系。
这些城堡将分布在港口或海湾地区,占据战略要冲,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然而,仅仅依靠防御是不够的,后续还要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出超越当前世界水平的先进武器装备。
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实现攻城略地、拓展疆域的目标,并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紧接着便是一系列政策的落地生根、雷厉风行地执行以及因时制宜的调整。
每一项政策都犹如精密仪器中的关键部件,相互协同配合,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而这背后,则是一个如庞然大物般的国家机器开始了有条不紊且高效有序的运转。
各级部门如同一个个紧密相连的齿轮,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各部、各市的公务人员们则像是辛勤的蜜蜂,忙碌于各自的岗位之上,确保每项政策都能精准实施并发挥最大效能。
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这个巨大的国家机器以其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将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引领着国家朝着既定目标稳步迈进。
……
经过长达近一年多的精心筹备与不懈努力,各项准备工作终于接近尾声。
此时放眼望去,社会各界、各行各业以及国家各个部门的运转都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呈现出一片繁荣稳定的景象。
目睹这一切后,黄伦深感时机已然成熟,于是毅然决然地做出一个重大决策——举办一场规模空前、气势恢宏的开国大典!
他要借此机会,向整个世界郑重宣告:“南洋联盟共和国”正式成立!
为了确保这个新生国家能够迅速获得周边各国的认同与敬重,黄伦深知仅靠言语宣传远远不够。
因此,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开国典礼之上,他还特意安排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盛大阅兵仪式。邀请周边国家的大使,前来观礼。
届时,整齐划一的方阵将迈着矫健有力的步伐通过主席台;各类先进武器装备也会依次亮相,展示出强大的国防实力。
相信如此壮观的场面定能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让他们不敢轻易对“南洋联盟共和国”动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