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吃得很尽兴,婶婶感慨的说道:“这样的生活,哪怕是旧社会一般的地主家庭,恐怕也享受不起啊。”
“婶婶,您想想,您吃不饱饭的时候还记得吗?十几年了吧?祖国会越来越好的。”文建凡脑子里忽然有一道旋律飘过,一家老小从天南海北赶到这里进行团聚,《难忘今宵》这首歌不正是为了今天量身定制的吗?
文建凡随即回到房间里把二胡拿了过来,缓慢而悠扬的曲子包含了浓浓的眷顾之情,一曲毕,众人都欢快的鼓着掌。
“婶婶,我把歌词写下来,您试着唱一遍,这歌应该还行。”大家又是一番忙碌,文建凡的歌词也写好了。
娭毑提议大家都去客厅里,“今晚咱们家就开个家族联欢会,大家一起来,最好是一人出个节目,乐呵乐呵。”
婶婶还在熟悉歌词,她在乡下公社的时候就是文艺积极分子,当时每个公社都有自己的宣传队,湘省人自然是唱最流行的花鼓戏了,《打铜锣》在湘省可谓是家喻户晓,每个宣传队演出的时候都会有这个经典曲目的。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不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共祝愿祖国好
共祝愿祖国好
告别今宵告别今宵
不论新友与故交
明年春来再相邀
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
青山在人未老
青山在人未老
共祝愿祖国好
共祝愿祖国好
文建凡弹着钢琴,指导着婶婶唱这首歌,虽然没有李老师那么高的音域,但是配合上钢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今晚的第一首歌,是李老爷子点名的《好日子》。这首歌大家基本上都耳熟能详了,就连五音不全的老爹和叔叔都能简单的哼上两句。
文建凡负责伴奏,婶婶既是领唱也是指挥,不然老文家一家人从哪个节拍开始唱都搞不清楚,找不准进歌点。
歌声飘到了胡同,飘进了南锣鼓巷里面。周边的邻居是知道这家情况的,平时家里就爷孙两个,今年全家才团聚,有欢声笑语都是应有之义,而且年三十了,这歌声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歌曲听着喜庆啊。
接下来是燕子妹妹的《小燕子》,伴奏者还是文建凡。
老大的节目是诗歌朗诵。
革命江山风光好,红旗飘,干劲高,大地争艳,比学赶帮超。磊磊胸怀盛世界,私全抛,难不倒。
万里征途奋今朝,党领导,人年少,万紫千红竟妖娆。峥嵘岁月宏图起,东风荡,春来早。
老一辈领导人的胸怀无可比拟,文建凡这样的升斗小民只能表示由衷的敬佩。
老爸老妈和叔叔婶婶表演的是“忠”字舞,这个是文建凡特意要求的,平时就连文建凡都忽略了的摄像机终于排上了用场,文建平是最喜欢摆弄这些玩意儿的,就交给他负责了。
之后的节目就是文建凡的个人秀了,钢琴曲、二胡、古筝、吉他全都派上了用场,要是有人配合,这小子真的可以开个高端音乐会了。
其实文建凡不知道此刻四九城还有一台联欢会,人家那才是真正的高端节目,李老师演唱了《大地飞歌》和《辣妹子》。
有人评价《大地飞歌》为四不像,不是正统的民歌,也不是正儿八经的红歌,这歌带着浓浓的现代流行音乐的曲风,但又完全是民歌的唱法,关键是出现的伴奏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点点乐器,还都是民族乐器,里面伴唱的却出现了美声,这是怎么回事?
要是有人问文建凡,他肯定会说:“就那么回事呗!民众喜欢,我乐意,这是红歌,红歌你懂不懂?”只是目前还没人问他这个事情而已。
家里的节目持续到了十一点半,今天大家都要守岁,十二点之后才能睡觉。家里几个娃娃在外面放烟花,老妈和婶婶在厨房里煮甜酒鸡蛋,三个老人精神还是有些不济,开始强打精神,这一天破坏了他们长久以来的生物钟。
“大家准备和甜汤了啊!年三十喝甜汤,年头甜到年尾,一人一碗啦!老大,准备放鞭炮,我们要拜年啦。”老妈是长媳,这是她该做的。
三个老人还是娭毑坐中间,李老爷子想走开的,被嗲嗲娭毑拉着留下来,“将来建凡伢子的第二个崽就跟你姓李,你要是走开,那就冇得你的份哒!”
娭毑的“威胁”很有效果,一直单身的李老爷子老泪纵横,没想到我李家也会有后啊,李家到了我这一脉居然还能。。。。。。
感动的泪水怎么擦都擦不干净,他要是知道文建凡这小子压根就没结婚的打算,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计划生育?谁还敢找老爷子的麻烦,特权什么时候用,就是最关键的时候才用的。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自己能做,这就是特权。
前面一排是老爸老妈和叔叔婶婶,后面一排是文建平为首的第三代接班人,每个人都说出一句祝福语之后,拜年才算结束结束一半,老大还要带着小萝卜头们给二代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