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好像是在黄金台。”
&esp;&esp;“是了,庆王信里写的呢。”
&esp;&esp;“好像那还是妖魔的王。”
&esp;&esp;“那岂不是很可怕?”
&esp;&esp;“我是周国人,我怎么不知道?”
&esp;&esp;“莫非周王的荒淫无度是被妖魔摄去了心魄?”
&esp;&esp;“什么?周王是妖魔???”
&esp;&esp;一时间,关于黄金台、关于魔皇的讨论如逆风暴雨,席卷天下,四处嚣嚣哓哓。
&esp;&esp;而交信的两位当事者昭太子、庆王则置身暴风眼之中,彼此之间都有一种近乎诡异的宁静。
&esp;&esp;澹台莲州没有马上回信,庆王摸不清他在磨蹭什么。
&esp;&esp;反而是昭王百年难得一见地急吼吼跳出来,竟然也发了一封国书,表示:大家不要听信某些人的挑拨离间,我儿子忠君忠国,他这样做都是我允许的,我喜欢,我乐意,我称赞,不是我们父子之中的其中一人就不要恶意揣测我们亲密的父子关系了!
&esp;&esp;百姓们听说后续以后,都是乐不可支,等着继续看笑话。
&esp;&esp;而周国的什么仙像镇压妖魔对于百姓们来说就显得很没有切身之感,即便如今妖魔猖獗,可见过妖魔的百姓依然只是极少数。
&esp;&esp;也有一些人在疑惑:
&esp;&esp;“昭太子呢?他在做什么?”
&esp;&esp;“他说的是真话吗?假如是的话,他为什么不去周国?”
&esp;&esp;“他不是一心要剿杀妖魔吗?”
&esp;&esp;“莫非庆王说的是对的?”
&esp;&esp;这是他国之人所想,昭国上下,尤其是最为死忠于昭太子的洛城上下,每一个都对他深信不疑。
&esp;&esp;既然太子按兵不动,那就一定有按兵不动的道理。
&esp;&esp;话是这么说,几位将军私底下都去求见了澹台莲州,询问了此事的真假,得到确切的答案以后,已经开始备战。
&esp;&esp;庆王的眼线将消息传回去以后,庆王连发几封信,让他去黄金台,但是不准带兵,不准带兵,不准带兵!!!
&esp;&esp;庆王气急败坏、惊恐不已是一回事,澹台莲州依然没有回应是另一回事。
&esp;&esp;他罕见地一直保持着沉默。
&esp;&esp;而澹台莲州为什么不回应呢?
&esp;&esp;因为他在等待昆仑的回应,在等待胥菀风回来,告诉他无所不能的仙君已经在解决了,或者直接解决了。
&esp;&esp;只没想到,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
&esp;&esp;他很有耐心,觉得还可以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