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回御书房,朱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明白,自己的分化策略已经初见成效,这场叛乱的局势正在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夜已深,万籁俱寂,唯有那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了屋内的地面上。朱标静静地伫立在窗前,双手负于身后,仰头凝视着窗外那片如墨般漆黑的夜空。繁星点点闪烁其间,但这美丽的景象却无法驱散他心头的阴霾。
他深知,刚刚平息的那场叛乱不过是一个开端而已,真正巨大的挑战尚在后头等待着他。如今朝廷局势动荡不安,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难以收拾的局面。想到此处,朱标的眉头不禁紧紧皱起,心中更是思绪万千。
就在这时,他原本沉思的眼神忽然猛地一凝,仿佛捕捉到了什么重要的信息。紧接着,他面色凝重地沉声喝道:“来人!速速备轿,孤要亲自前往天牢走一趟。。。。。。”
片刻之后,一顶装饰朴素但不失庄重的轿子在数名侍卫的簇拥下匆匆离开了府邸,向着那阴森恐怖的天牢疾驰而去。
当朱标踏入天牢之时,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其中夹杂着浓烈的霉味和刺鼻的汗臭,令人闻之作呕。昏暗的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将整个牢房映照得影影绰绰。朱标的身影在这黯淡的光线之下被拉长扭曲,看上去竟宛如从地狱降临凡间的判官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他稳步走到一间牢房前停下脚步,目光冷冽如冰地注视着蜷缩在角落里的那个犯人。此人正是此前与藩王暗中勾结、企图颠覆朝纲的官员之一。此刻,这名犯人的脸上满是惊恐之色,身体不停地颤抖着。
“说吧,把你们所知晓的一切统统讲出来!”朱标的声音低沉而威严,犹如寒冬腊月里的冰霜一般刺骨寒冷,让人丝毫不敢有半点违抗之意。
犯人们瑟瑟发抖,恐惧在他们眼中蔓延。他们知道,太子并非表面那般仁慈,触怒龙颜,后果不堪设想。
“殿下饶命!小的们知道的都交代,只求殿下开恩!”一个犯人哭喊着,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和盘托出,其他犯人见状,也纷纷开口,争先恐后地交代,生怕落于人后。
他们供述了藩王秘密囤积粮草、招兵买马的地点,以及他们之间联络的暗号和信物。其中一个犯人甚至交代了藩王准备在京城内应的计划,听得朱标心中一凛。
“很好。”朱标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这些情报对他来说至关重要,足以扭转战局。他转身离去,留下犯人们在牢房中瑟瑟发抖。
回到御书房之后,朱标匆匆忙忙地坐下,然后立即差人去传唤朱棣以及韩谋士前来。没过多久,两人便一同来到了御书房内。
待二人站定,朱标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从犯人口中获取到的重要情报:“今日审讯那几名犯人,可真是收获颇丰啊!原来那些叛贼们暗中勾结,意图谋反!他们不仅在各地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还大肆招募兵马……”
听到这里,朱棣顿时火冒三丈,满脸怒气冲冲地吼道:“这些可恶至极的叛贼!实在是罪该万死!本王现在就恨不得立刻率领大军前去,将他们一举剿灭干净!”他双手紧握成拳,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一旁的韩谋士则显得较为冷静,他先是安抚住情绪激动的朱棣,随后目光炯炯地说道:“殿下莫要冲动,如今既然已经知晓了这些关键情报,那么咱们便可抢占先机,提前做好应对之策,从而彻底粉碎藩王们的阴谋诡计!”说罢,他快步走到挂在墙上的巨大地图前,拿起一支朱笔,迅速地在上面标注出藩王囤积粮草和招兵买马的具体地点。
接着,韩谋士开始全神贯注地思考起来,只见他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又露出一丝微笑。不多时,他已然胸有成竹,转过身来对着朱标和朱棣详细地阐述起自己精心制定的一整套作战计划……
朱标站在书房之中,高大的身躯微微前倾,双手撑在那张巨大的地图之上。他紧盯着地图上那些代表着各个藩王势力范围的标记,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仿佛能够夹死一只苍蝇。
他的心中如同一团乱麻般纠结着,各种思绪和担忧相互交织。尽管已经掌握了不少关于藩王们的重要情报,但他深知这些藩王的势力依然庞大得令人畏惧,绝不能有丝毫的轻视之心。
朱标缓缓直起身来,背着手在房间里踱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而谨慎,仿佛脚下的土地也承载着千斤重担。他一边走,一边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一定要找出那个可以一举击溃藩王、彻底瓦解他们核心力量的绝佳方法。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韩谋士忽然打破了沉寂。只见他悄无声息地走到朱标身旁,略微弯下腰,将嘴唇凑近朱标的耳朵,用只有两人才能听见的声音低声说道:“殿下,微臣这里倒是还有一条计策……”
朱标闻言猛地停下脚步,侧过头去凝视着韩谋士。随着韩谋士的话语不断传入耳中,他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然而那双眼眸却逐渐变得锐利无比,宛如两道寒光直直地射向远方。
待韩谋士说完之后,朱标略作沉吟,然后果断地点了点头,沉声道:“此计甚妙!就依先生所言行事。来人啊!”
一名侍卫应声而入,单膝跪地等候命令。
“立刻传令下去,明日于议政殿召集众大臣商议要事!不得有误!”朱标大手一挥,下达了指令。
侍卫领命而去,房间里再次恢复了平静。但此刻的朱标心中已然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这把火必将烧尽一切阻碍,助他实现心中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