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家,段家!”
萧遇眉心紧锁来回踱步,神色难掩焦躁,他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怎么办?他们该怎么应对?
室内气氛沉凝,长信侯杨睢也是眉目深锁。
窗外蝉鸣嘶哑,听得人愈发心燥。
朱伯谦眼睑动了动,不过他瞟了杨睢一眼,却没有说话。
他这个小动作被萧遇发现了,他若有所觉,“好了,天色不早了,二位先回去吧,明日再议。”
于是朱伯谦和杨睢站起告退,跟着小太监出去了。
果然,次日大一早,朱伯谦就来了。
屏退太监宫人,祖孙二人坐下,萧遇立即就问:“外祖父,你有何主意?”
朱伯谦捋须:“事已至此,郁愤于事无补,我们当积极应对。”
是这个理,可该如何应对呢?
敌强既暂无法削弱,那唯一能做的就是壮大自身。
朱伯谦道:“东宫侧妃位空悬已久,当择良女以充之。”
果然!
萧遇放下见外祖避讳杨睢,他已若有所觉,添侧妃无可厚非,但朱伯谦来提总没有那么好的。
因有猜测,昨日萧遇已权衡过利弊了,且去给皇后请安提了一下,这策略很好。
“那外祖以为,当选何家贵女为宜?”
朱伯谦捋须:“不强,也不能不弱了。”
不能过分强,否则不提杨家会不会忌惮引致内部不稳,恐怕皇帝就不允的;当然也不能弱了,弱了就没意义。
要恰恰好,填补上东宫和萧迟目前的差距,最好能稍稍压上一头,这个度就最合适了。
合情合理,实际操作性强,萧遇点头,他问:“外祖,那你可有看好哪家?”
朱伯谦显然已心里有数。
他捋须:“陈国公府,薛家。”
“薛公爷膝下嫡长女,年十六,恰好妙龄又未曾婚配。”
梁国公府和陈国公府本就是亲戚关系,多年交往,皇后待之又甚是亲厚,本来关系就近。
如今纳薛家女,将陈国公府收归东宫,正正合适。
第33章
由太子妃杨氏提出,她和朱皇后说,东宫侧妃位空悬已久,太子殿下膝下子嗣仍薄,当择选良女以充之。
朱皇后欣然,夸赞太子妃贤良,遂向皇帝提起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