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日军在撤退方面比在增援方面更有经验。美军在韦拉拉韦拉岛登陆之后,日军一直等到9月下旬才派出驱逐舰、潜艇和快速驳船等,利用一个没有月光的暗夜,把科隆班加拉岛上的守备部队撤回。美军派出驱逐舰前去截击,日军的驱逐舰和潜艇各有1艘被击伤,约有三分之一的驳船被击沉。尽管如此,在日军的12400名守岛部队中,仍有四分之三安全撤离。由此可见,美军虽然绕过了科隆班加拉岛向前推进,但是它却未把这个海岛真正封锁起来。
韦拉湾海战以后,日军的水面舰艇部队,在一般情况下是避免与敌交战的。但在撤离韦拉拉韦拉岛的过程中,日军驱逐舰编队认为自己的兵力占优势,则不甘示弱地前去迎战。结果,双方均未取得什么战果。
弗兰克&iddot;沃克海军上校根据侦察机的报告获悉,有6艘日军驱逐舰掩护若干船只驶来。于是,他率领&ldo;塞尔弗里奇&rdo;号、&ldo;薛瓦利埃&rdo;号和&ldo;奥邦农&rdo;号驱逐舰进入韦拉拉韦拉岛西北海域,前去截击。当沃克的驱逐舰编队开始接敌准备实施攻击时,较近的日军4艘驱逐舰,错过了占领&ldo;t&rdo;字横头阵位的机会,接着又一齐转向,使自己的舰炮不能发扬火力。这时,美驱逐舰发射14条鱼雷,同时,对距离最近的1艘日舰进行猛烈炮击。该舰中弹后爆炸起火,不久即沉没。其他日舰在烟幕的掩蔽下撤离。沃克编队本可进行曲折运动,以免遭到日军的鱼雷攻击。但是,他为了提高舰炮的射击效果而保持了原航向。结果,&ldo;薛瓦利埃&rdo;号和&ldo;塞尔弗里奇&rdo;号驱逐舰被鱼雷炸毁了舰首;在混乱之中,&ldo;奥邦农&rdo;号又与&ldo;薛瓦利埃&rdo;号相撞。恰在这时,第3舰队的3艘驱逐舰赶来支援,迫使日军退出战斗。但是,就在美军抢修受伤的军舰和炸沉无法修复的&ldo;薛瓦利埃&rdo;号驱逐舰时,日军船只已经驶抵韦拉拉韦拉岛,再次悄悄地把岛上的日军全部撤走。
夺取布干维尔岛
布干维尔岛位于所罗门群岛最北部,呈小提琴状,是这个群岛中最大的一个海岛。盟军在布干维尔岛登陆的目的是在该岛修建轰炸机和战斗机机场,以便对腊包尔实施持续不断的空袭。日军在布干维尔岛及其邻近岛屿驻有部队33000人,大部分兵力部署在该岛南部的卡希利、布因地区,及其附近的肖特兰群岛;一部分部署在北部的布喀岛和博尼斯地区。根据在蒙达和韦拉拉韦拉岛作战的经验教训,哈尔西计划绕过日军兵力集中的南部要地,而在该岛西海岸中部防御薄弱的奥古斯塔皇后湾(以托罗斯纳角为登陆地域)实施登陆。登陆后,在这里建立一道坚固的防线,并修建机场。日军要想进行反击,必须越过群山连绵、地势险峻的地区,并穿过原始森林才能到达这里。
这是一次非常艰难的作战行动,哈尔西可用于登陆的兵力,好不容易才结集34000余人。其中包括海军陆战第3师、步兵第37师和一个新西兰旅。这3支部队合编为两栖作战第一军,由范德格里夫特将军指挥。用于支援登陆作战的海军兵力更感不足,因为地中海的作战当时正在进行中,尼米兹将军又准备使用美国第5舰队从中太平洋发动攻势。威尔金森将军以12艘运输船载运登陆兵第一梯队,以11艘驱逐舰担任护航,组成登陆输送队。担任支援任务的是第39特混编队(即梅里尔指挥的巡洋舰驱逐舰编队)和弗雷德里克&iddot;谢尔曼海军少将指挥的航空母舰特混大队。从第5舰队借调的&ldo;萨拉托加&rdo;号航空母舰和&ldo;普林斯顿&rdo;号轻型航空母舰,均编入这个特混大队。
在奥古斯塔皇后湾开始登陆之前,盟军进行如下的战前准备。第5航空队对腊包尔反复进行大规模的空袭。与此同时,所罗门航空队轰炸了布干维尔岛的日军机场。10月27日,6000名新西兰部队攻占了宝岛位于布干维尔岛与韦拉拉韦拉岛之间。,以便把该岛用作小型舰艇的中继基地。这天夜里,还派海军陆战队725人在希瓦泽尔岛登陆,以分散日军对盟军主要登陆地域的注意。11月1日午夜刚过,梅里尔的第39特混舰队对布喀岛及博尼斯的机场进行炮击,从而进一步牵制了日军。尔后,梅里尔的舰队迅速南下,以便拂晓时炮击肖特兰岛。谢尔曼航空母舰特混大队的舰载机,也于此时反复轰炸了布喀岛和博尼斯的机场。
于是,趁日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其他几个方向时,威尔金森的两栖作战部队于11月1日拂晓进入奥古斯塔皇后湾。尽管约有300名日军在滩头拼命抵抗,驻腊包尔的日军岸基航空兵也前来助战(后被所罗门航空队击溃),但是,盟军的登陆作战还是进展得很快。黄昏前,第3两栖作战部队已有14000人上岸,6000吨物资卸载完毕。入夜后,运输船开始撤离,4艘布雷艇在登陆地域外面的水域布雷。
同15个月前美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时一样,日军第8舰队对盟军的这次登陆也很快就作出了反应。一支仓促编成的巡洋舰驱逐舰编队,在大森仙太郎海军少将的指挥下,从腊包尔出航,前去歼灭美国运输船只。但所罗门航空队的巡逻机及时发现了这支日军编队,并立即向南太平洋司令部作了准确报告,同时继续跟踪这支日军编队。11月2日2时许,大森的编队利用夜暗和暴风雨的天候条件,驶到托罗基纳角附近。当时日军的战斗序列是:&ldo;妙高&rdo;号和&ldo;羽黑&rdo;号重巡洋舰配置在整个序列的中间,其右翼以&ldo;阿贺野&rdo;号轻巡洋舰为前导,另有3艘驱逐舰跟进;其左翼以&ldo;川内&rdo;号轻巡洋舰为前导,也有3艘驱逐舰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