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妈怎么嘴上说着最疼你,私下里街坊邻居谁都知道疼你弟多,你不烦?”
池墨荷对着镜子整理嘴上死皮头也不抬。
“这里是中国,这里是中国县城里一对男女组组成的家庭,你想让他们不疼儿子,最疼闺女,还不如让他们刚结婚就结扎,并对其宣布这辈子别再有生儿养老的痴想妄想了,我犯得着上这个蹩劲?”
崔芳撇撇嘴不接话,因为她家里做皮具生意,基本上月月都能去省城逛个街,并且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也很宠她,
她这样问一半是为池墨荷鸣不平,一半是暗自炫耀自己被爱而假装不自知,而池墨荷对这个事情松弛的态度,可不是表面上的云淡风轻,
这是一次次失望后的大度。
女孩子,一次次确认自己不被爱是非常消耗灵魂的一件事。
特别是在自己爸妈面前不被优先选择的时候,你必须一遍遍训练自己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大方接受且承认全世界只能靠自己这个事实……
有时候女孩子的友情真的挺怪的,你可以过得好,但是千万不能过得比我好,这是好闺蜜之间的一道三八线。
这个线像打羽毛球一样有来有往,经过不同事件反复比拼,你有钱我有爱,你漂亮我学习好,你有一身新衣服我有一套新化妆品,不管多大多小的比赛,但不可以次次都是一个人赢哦,赢了的人会没朋友的……
没朋友在少女时代可真的太灾难了,所以维持这种友情对大部分女孩子来说都不难。
比着劲儿,池墨荷和崔芳顺利走出穷乡僻壤,县城里面争气的可不止她俩,还有早都考到市里去的崔芳的哥哥崔铭,
以及最让池墨荷内心偷偷关注的县长儿子——魏浩然。
池墨荷清醒的明白女孩子这一生当自强仅仅只是自强,总归还得顺势而为懂得在男人说了算的社会,有一些小伎俩。
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已经发育的池墨荷知道自己在男生心里的形象,比起读死书,池墨荷一直坚定的认为读书只是她人生里的一辆马车,通过读书把她送到想去的地方而已,但也只能送达到目的地。
至于到地儿是坐下喝汤还是吃肉,还得靠下了马车后自己的造化,读书改命这事在全中国女孩范本里都合乎规范且能吸引表面传统欣赏女孩才华,内里却浪荡的老男人罢了。
好读书,读好书,也算是一种伪装。
都说县城小妞要比城市白富美要有野心才行。
没有野心难道要在这个县城躺平,再生一堆躺平的丑孩子,继续过这样黑洞一样死循环的一生?
像自己的妈妈姑姑、隔壁李婶张姨等等万千妇女一样?
一想到这,池墨荷的眼睛就暗了下来。
我也想穿名牌,开车旅行,在28层写字楼上班,去县城没有的商场看电影,在打折季用一个月的工资血拼,
这样的愿望说出来很可笑,很多人会说还有这么穷落后的地方吗?
可是真的,我连电视剧里在城市打工拼命的女孩日子都过不上。
那些电视剧里在大城市毕业后留下来打拼和室友合租在小区所谓的辛苦生活,都是我这一生需要一步步去靠近的,
池墨荷每每想到这里,都觉得喉咙里塞着棉花,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底层的人都有一种幻想,以为寒窗苦读去大城市读书便有了改命的资格,其实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过是四年大学时光梦一场,
梦醒了,城归城,土归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