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姚青云有气无力,“没睡好而已。”
&esp;&esp;王鹏以为他担心童试考不过,所以才没睡好,于是勾着脖子安慰道:“我也没睡好,离童试只有不足十日,想想就觉得可怕。不过你不必那么紧张,你是赵家
&esp;&esp;姚翠荷给王氏倒了杯水,看着她身边的汉子,笑着夸道:“这便是喜林小子吧,听媒人说王家小子长相端正,今日见了果然如此。”
&esp;&esp;王喜林穿着一身长袍,身板挺得笔直,瞧着精神头儿十足,再加上生就了一副好皮囊,让人见了便忍不住心生好感,沈氏看了也觉着眼前一亮。
&esp;&esp;姚青云则看得直撇嘴,这人穿得人模狗样,只是为了做做面子罢了,他可没错过这人看向秋哥儿时,眼里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算计与嫌弃。
&esp;&esp;“喜林这孩子长相随了他爹。”王氏看了眼儿子,示意他叫人。
&esp;&esp;王喜林朝姚翠荷颔首,微弓着身子,唤道:“沈伯母好。”
&esp;&esp;“哎好。”
&esp;&esp;姚翠荷对王喜林满意得不得了,扭头拉着秋哥儿手道:“这是秋哥儿。”
&esp;&esp;王喜林闻言抬眸看向沈秋,脸上挂着得体的笑。
&esp;&esp;沈秋目光与那汉子对上,不知为何心里一慌,忙垂下脑袋不敢再瞧。
&esp;&esp;屋内几人当他是害了羞,皆笑了起来,王氏还想让两人去一旁说说话,见沈秋摇头,又道:“秋哥儿不愿意就不聊了,等日后熟悉了再说。”
&esp;&esp;两位长辈当传话的,让两个小的互相认识了,王氏便主动提起成亲一事。
&esp;&esp;姚翠荷道:“秋哥儿今年才十五,我们两口子想把他在家多留两年,你看这亲事往后拖两年成不?”
&esp;&esp;“这事儿杨媒婆与我说了,我也答应了,只是喜林他爹走得早,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喜林成亲生子。”王氏抹着眼泪说,“亲事可以两年后再办,但得先在当家的牌位前定下,让他泉下有知才成。”
&esp;&esp;“应当的。”
&esp;&esp;姚翠荷知晓王氏当家的去世早,这些年王氏一人将儿子拉扯大不容易,此时见她落了泪,不免生出一丝同情,也没细想就将事情答应下来。
&esp;&esp;“成,那改日我去找人合下八字,再定个好日子来家下聘。”
&esp;&esp;王氏与儿子没坐多久便回了,临走前撸下手腕上戴着的玉镯,拉着秋哥儿套在他腕子上。
&esp;&esp;“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沈秋如同烫手的山芋般,摘下来便要还。
&esp;&esp;王氏没接,笑容和蔼道:“收着吧,这虽是喜林他奶奶传给我的,实际上不值几个钱,只是份念想罢了。”
&esp;&esp;“大姐,我跟喜林先走了,回头见。”
&esp;&esp;王氏拉着儿子匆匆离开,待沈秋反应过来,人早出了院子。
&esp;&esp;“娘,这镯子我不要。”沈秋将镯子塞给他娘,“大娘,我去灶房帮嫂夫郎烧菜去了。”说完扭身出了堂屋。
&esp;&esp;“这孩子,亲家母给他的,给我作甚。”姚翠荷哭笑不得,怕镯子磕了碰了,用帕子包好收了起来。
&esp;&esp;“大姐觉得王家小子如何?”
&esp;&esp;沈氏道:“样貌不错,人品瞧不出来,得托人去王家村打听了才知道。”
&esp;&esp;“我也是这么想的,小弟他媳妇儿结识的人多,明儿便去她那让她帮着打听打听。”
&esp;&esp;姚青云在沈秋离开堂屋时便走了,回屋里看不下去书,铺上纸抄起书来。
&esp;&esp;往日沈家饭桌上很是热闹,今儿两个小的一个比一个沉默,吃过晚晌饭便各自回了屋。
&esp;&esp;姚青云隔窗望着东厢房,拧眉纠结半晌,起身去对面,叩响了东厢房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