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董卓开怀大笑的模样,李渊眸光闪烁,心中暗暗思考,李元霸成为董卓的义子后,能给他们李家带来什么好处。
如今,大汉距离覆亡,不过在旦夕之间。
一旦刘宏死亡,天下必然崩坏,他李家也需要乘势而起。
董卓膝下无子,若是让李元霸成为董卓的义子,有这么一层身份在,对他李家日后有莫大的好处。
他们可以借助董卓的势力,快速发展李家。
若是董卓能够代汉自立,那便更好不过了,届时他们李家无论是跟随董卓,还是寻机自立,都有极大的好处。
想到这里,李渊满脸欣喜:“元霸,主公如此看重于你,还不速速拜见义父?多谢主公看重,属下这便让人去准备认子宴!”
“哈哈,好说好说,日后咱们便是一家人了!”
董卓闻言,哈哈大笑,拍了拍李渊的肩膀,一张肥脸上,满是喜悦之色。
一旁的李世民同样如此,在并州看到刘曜高高在上的模样,他心中便升起一丝野心。
如今,借助董卓这股东风,李家将能快速崛起,如此他距离刘曜也再进一步。
只是,李渊和李世民没有未卜先知之能,也不知道他们日后知晓董卓在洛阳办的那些混账事后,会作何感想。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在李家如火如荼举办认子宴时,长安,牛辅军营。
贾诩远远看着洁白如雪的白纸和那本薄薄的书籍,眼中浮现一抹激动。
他虽然是个完美利己主义者,可同样的,他也是一个读书人。
想起年轻时,求学之路的艰难险阻,贾诩眼中浮现一抹恍惚之色。
长身而起,缓步将白纸和书籍捡起,看了眼识趣退到营帐边的毛骧,贾诩不再多言,摸了摸白纸,其后小心翼翼的看着薄书上的内容。
然而,这薄书的字体,却再次让贾诩心头一惊,这些字体,无论大小,笔画,都是一模一样的标准字体,这是什么情况?
纵然是书法大家,他也不能保证,每个字体,大小一样吧?
可这本书却做到了。
难道。。。。。。。。
“此书乃是用某种模具印刷上去的?”
除却人为,贾诩只能想到这种可能,当即双眼震惊的看着毛骧。
若真如他所猜测的一般,靠着这纸张,和不知名的印刷术,在不久的将来,并州将会出现海量书籍。
曾经的孤本,不再是孤本,曾经那些圣人学说,将能得以流传百世。
此乃一柄双刃剑。
一旦被世家之人知晓,届时天下必然震动,世家会联合抵制书籍的出现。
可现在一点风声都没露出,若非毛骧给他看这东西,他都丝毫不知道天下居然不知不觉现世了这么一种东西。
“不错,不仅如此,这纸张,被主公称为汉纸,汉纸相比于蔡伦纸,不仅成本低十倍,而且更易书写,纸不透墨,可以完美的供并州学子学习之用!”
“同时,主公意图复辟百家,广开言路,使得天下百姓不再愚昧,人人有书读,只要凭借自己的努力,便能改变自身,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秩序!”
毛骧闻言,淡笑道。
“复辟百家,广开言路,好大的野心,这是准备绽放圣人时代的荣光,让各家学说彼此竞争,共同进步么?使得天下百姓不在愚昧,他从哪来的这么大魄力?居然胆敢开启民智,若民智一开,他纵然取得天下,可他能保证他的后代人人英明么?”
“至于公平的世界,呵呵,若说前面两者,还有可能办到,可公平的世界,这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吧?这世道,何来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