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微微点头,对于刘勇的沉稳和果断颇为赞赏,但他心中清楚,对方既然敢明目张胆地袭击义士军,必定有所依仗。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张肃匆匆而来,他的脸上带着几分焦虑,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安。
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回响,像是敲在人心上的鼓点。
他向李启行礼,动作极为恭敬,双手作揖,深深弯腰,口中说道:“陛下,老臣听闻义士军遇袭,甚是担忧,故而连夜赶来,不知情况如何?”
李启指了指身旁的椅子,示意张肃坐下,然后将义士军遇袭的事情简单地叙述了一遍,并着重强调了刺客身份不明的情况。
张肃听完,眉头紧锁,捋着胡须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陛下,此事蹊跷,依老臣之见,这背后定有阴谋。那些刺客或许只是被人利用的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恐怕还在暗处窥伺。”他的声音像是老旧的木门缓缓开合发出的吱呀声,带着一种沧桑和深思熟虑。
他说这话时,眼睛微微眯起,似乎在思考着背后隐藏的势力,脸上带着一丝严肃的表情。
“朕也如此认为。”李启微微颔首,“如今之计,除了严查刺客的来历,还需防范他们再次出手。”
张肃点头赞同,接着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可以借助朝廷的力量,暗中调查,看看是否有官员与此事有关,同时在朝堂上也可适当放出一些风声,试探各方反应。”
李启听后,觉得此计可行,便和张肃、刘勇二人商议具体执行的细节。
在商议过程中,张肃时不时地用余光打量李启,眼神中既有对皇帝决策的关注,又似乎隐藏着自己的心思,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神情;刘勇则全神贯注地听着李启的话,眼神坚定,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偶尔也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
夜深了,御书房里的灯火依旧明亮,那火苗跳动着,不时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三人的身影在灯光下拉得很长,他们低声交谈着,不时地有人发出沉吟声,那声音像是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低沉回响。
此时的他们,并未察觉到,在黑暗的角落里,一双双眼睛正注视着他们,如同蛰伏的毒蛇,伺机而动。
那些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幽冷的光,像隐藏在暗处的鬼火。
“陛下,臣等告退。”张肃和刘勇起身,恭敬地向李启行礼,他们的眼神中都带着一丝敬意,脸上带着恭敬的表情,接着便缓缓退出了玄德宫。
他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寂静的夜里。
李启目送二人离去,心中仍旧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能感觉到朝堂上暗流涌动,那些官员们各自心怀鬼胎,他不知道谁是真心辅佐自己,谁又是在背后算计自己,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与警惕,表情略显凝重。
他忽然想起什么,看向福安,说道:“福安,去将那份关于边疆舆图的奏折拿来。”福安领命,转身走入了内殿。
“陛下,您……”福安回来时,手里拿着奏折,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话音未落,却被李启猛然抬起的手势止住。
李启的目光,正紧紧地盯着玄德宫门口那处阴影,那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慢慢地动着。
那阴影在微弱的光线中,像是一团墨渍在缓缓蔓延。
李启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锁定着玄德宫门口的阴影。
那团阴影仿佛有生命一般,在夜风中微微晃动,若不是他目力过人,几乎要将之忽略。
他屏住呼吸,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胸腔里咚咚作响,一种危险的气息笼罩在他周围。
“退下。”李启低声命令道,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像低沉的闷雷在福安耳边响起。
福安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却不敢怠慢,立即后退几步,将自己隐藏在阴影之中。
他的脚步很轻,像是踩在棉花上,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李启缓缓走到门口,目光死死盯着那团阴影。
就在这时,阴影突然动了!
一个黑色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门后闪出,眨眼间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那身影移动速度极快,带起一阵轻微的风声,像一阵黑色的旋风掠过。
李启并未追赶,他深知此地不宜久留,现在最要紧的是弄清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