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衣袍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来回踱步,思绪飞速转动,他踱步的速度逐渐加快,显示出内心的焦急。
朝堂上的势力盘根错节,任何一个小小的异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刘将军,你放心,朕会查明真相。但在这之前,你有何需求,不妨直言。朕不会让你们因为外人的阻挠而受委屈。”李启的语气中透出一丝关怀,让刘勇感到一丝温暖,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在身上,语调轻柔而诚恳。
刘勇点了点头,语气坚定:“陛下,义士军目前最缺的是粮草和装备。边境战事频繁,这些物资的供给至关重要。为了这些物资,臣已经焦虑得几夜未眠,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若能及时补给,将士们定能再创佳绩。”
李启微微一笑,亲自走到书案前,他拿起笔时,能感觉到笔杆的光滑,手指轻轻捏着笔杆,微微转动。
他心中想着:“朕的大齐能有今日之安宁,义士军功不可没,朕不能让忠勇者寒心,这些物资只是朕对他们的一点心意,朕还要给他们更多的荣耀。”然后提笔写下一道圣旨,封赏义士军,并下令即刻调拨粮草和装备,他写的时候神情专注,眼神坚定。
圣旨是用黄色的绸缎制成,上面盖着象征皇权的玉玺印鉴,印鉴的图案是一只威严的麒麟。
他将圣旨递给刘勇,目光坚定地看着刘勇,说道:“刘将军,这圣旨你拿好,立即前往军需部门办理。若有任何阻拦,即刻回报朕。”他的声音严肃而庄重,语调平稳有力。
刘勇接过圣旨,手触碰到圣旨的纸张,感觉厚实而庄重,心中感激莫名,重重点头:“臣领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刘勇说话时声音洪亮,充满感激之情,脸上满是欣喜和敬重。
刘勇退下后,李启的心情并未轻松多少。
他转身看向窗外,夜色已深,远处的灯火闪烁着,那微弱的光亮在黑暗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窗外的宫廷花园里,树木的影子在夜色下像是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兽。
突然,福安匆匆而入,他的脚步声急促,手中捧着一卷密报。
“陛下,臣查到一些线索。朝中确有大臣暗中挑拨,试图分化义士军与朝堂的关系。最可疑的是张肃,他……”
福安的话音未落,李启的眉头已经皱得更紧,他感觉自己的眉头都快能夹死一只苍蝇了。
张肃,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难道真的有异心?
他心中暗自盘算,眼睛微微眯起,眼神中透着一丝冷意,决定先不动声色,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福安,你辛苦了。这些情报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李启的声音平静,但眼中却闪过一道寒光,那寒光就像冬日冰面上反射的冷光,语调冷淡而平稳。
福安领命退下,李启独自一人站在御书房中,周围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他的眼神深邃如夜空,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衣角。
突然,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很轻,但在寂静中却清晰可闻,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陛下,臣张肃有要事相禀。”张肃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穿透了御书房厚重的门扉,传入李启的耳中,语调低沉而严肃。
李启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缓缓走到书案后,拿起一本奏折,手指划过奏折的纸张,装作认真翻阅的样子,手指的动作缓慢而从容,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
“进来吧。”李启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淡漠,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语调平淡无波。
吱呀一声,御书房的门被推开,那声音在寂静中有些刺耳。
张肃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身穿一袭深蓝色官袍,那官袍的颜色暗沉,象征着他深沉内敛的性格。
官袍的领口和袖口绣着精致的波浪纹,这是大齐朝宰相官服特有的标识。
头戴乌纱帽,帽上镶嵌着一颗圆润的蓝色宝石,这宝石的颜色与他的官袍相呼应,显示出他的身份地位。
面容肃穆,眼神深邃,仿佛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
他步履稳健,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就像有重物落地,仿佛整个朝堂的重量都压在他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