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朕旨意,封刘勇为一等忠勇伯,赏黄金千两,义士军将士人人有赏!”李启站在朝堂之上,声音高亢而洪亮,那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殿堂里嗡嗡作响,激动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大臣们听闻旨意,先是一愣,而后相互交换着眼神,有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似乎在为义士军感到高兴;有的则双眉紧蹙,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像是在盘算着这一赏赐会对朝堂局势产生何种影响。
三日后,京城外,阳光洒在大地上,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一眼望去人山人海。
百姓们扶老携幼,早早地等在道路两旁,夹道欢迎凯旋而归的义士军。
他们手中的彩旗被挥舞得呼呼作响,好似一群欢快的鸟儿在振翅高飞。
同时,人群中爆发出的欢呼声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那声音高亢激昂,饱含着对这些英雄的敬意和感激。
“义士军!义士军!”呼喊声震耳欲聋,就像阵阵惊雷在耳边炸响,仿佛要将天空都震裂开来,让大地也跟着微微颤抖。
人群里,一个小孩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小旗,眼睛里满是好奇与崇敬,还不时地问父亲:“爹爹,这些叔叔为什么是英雄呀?”父亲则一脸自豪地回答:“因为他们保卫了我们的国家呀。”
刘勇骑着高大的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他身穿戎装,那戎装的质地有些粗糙,摩擦着他的皮肤,却让他感到无比的踏实。
他身姿挺拔得像一棵苍松,目光坚毅犹如燃烧的火炬,宛如天神下凡。
他感受着百姓的热情,欢呼声如浪潮般向他涌来,那声音冲击着他的耳膜,他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感动。
他想起出发前,李启对他的嘱托,那沉稳有力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李启当时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刘勇啊,此去边陲,责任重大,朕将义士军托付于你,定要凯旋而归。”想起那些浴血奋战的兄弟,他们身上的血腥味儿和汗臭味儿似乎还能闻到,那是战场上生死拼搏的痕迹;想起那些为了大齐江山献出生命的将士,他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泪水有些温热,模糊了他的视线。
这时,他旁边的一位老将拍了拍他的马腿,笑着说:“将军,咱这一路的辛苦都值了!”刘勇回以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兄弟们的血没有白流。”
李启率领文武百官,站在城门口迎接义士军。
他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那队伍像一条长龙蜿蜒而来,听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那声音几乎要将他淹没,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大齐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些年轻的将士手中。
李启侧头对身旁的张肃说:“张相,你看这义士军,真是我大齐的希望啊。他们在边陲不畏艰险,奋勇杀敌,此等忠勇之士,乃大齐之福。”张肃恭敬地回应:“陛下圣明,义士军确实英勇无比。陛下对他们的信任与重用,必能让他们更加忠心耿耿,为大齐鞠躬尽瘁。”
“恭迎陛下!”刘勇翻身下马,单膝跪地,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铠甲碰撞声,高声喊道。
身后的义士军将士也纷纷下马,跪地行礼,一时间,马蹄声、铠甲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激昂的乐章。
“众将士平身!”李启快步上前,将刘勇扶起,他的手拍在刘勇的肩膀上,能感受到铠甲下坚实的肌肉,语气中充满了赞赏,“刘将军,你辛苦了!义士军辛苦了!此去边陲,历经艰难险阻,你们不仅保卫了大齐的疆土,更扬我大齐之威。”
“保家卫国,乃臣等分内之事!”刘勇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那声音在城门口回荡,让周围的百姓和将士们都为之振奋。
李启拉着刘勇的手,走到城楼上,向百姓们挥手致意。
百姓们的欢呼声更加热烈了,他们的笑脸像盛开的花朵,他们为大齐的胜利,为义士军的凯旋,也为他们的皇帝感到骄傲。
此时,一位老妇人拉着身边的年轻人说:“看啊,咱们的皇帝陛下多亲民啊,他如此看重这些将士,大齐有这样的陛下,真是百姓之福啊。”年轻人连连点头,说道:“是啊,陛下圣明,义士军英勇,这大齐定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庆功宴上,大殿里灯火辉煌,烛火摇曳。
李启举起酒杯,那酒杯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他向刘勇和义士军将士敬酒,“朕敬你们一杯!感谢你们为大齐立下的汗马功劳!”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刘勇和义士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能把宴厅的屋顶都掀翻。
此时,刘勇的心中热血沸腾,他想起那些战场上的生死瞬间,刀剑碰撞发出的刺耳声响还在耳边回荡,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
他大声说道:“陛下,义士军的每一位兄弟都将陛下的恩宠铭记于心。我们在边陲之地,每一次挥剑杀敌,都能感受到剑刃划破空气的阻力,心中想的都是大齐的山河,都是陛下的信任。如今归来,陛下如此厚待,我们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周围的将士们也纷纷激动地附和,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光芒中充满了对陛下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待。
酒过三巡,张肃缓缓起身,他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李启身边,他的脚步声很轻,但在有些喧闹的宴会上还是能被李启清晰地听到。
他微微欠身,低声说道:“陛下,臣有一事相禀……”张肃的声音压得很低,却清晰地传入李启的耳中,就像一条细流缓缓流入心田。
李启微微侧身,靠近张肃,专注地听着,眼睛里带着一丝询问的神情。
“陛下,义士军此番凯旋,正是鼓舞士气、震慑宵小的大好时机。臣以为,应趁此机会,大张旗鼓地褒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重视与关怀。”张肃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精明与果断。
李启闻言,目光微微一动,他端起酒杯,轻轻晃动着杯中琥珀色的美酒,那酒液在杯壁上缓缓流动,好似一条灵动的小蛇。
他看着酒杯,若有所思地说:“的确,义士军的胜利来之不易,他们付出了血汗和牺牲,理应得到嘉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风云诡谲的朝堂之上,朕需要一支绝对忠诚的力量。而义士军,无疑是朕手中的一把利刃。”说罢,他放下酒杯,杯底与桌面轻轻触碰发出一声闷响,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张相所言极是,朕正有此意。”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群臣,那目光像一把犀利的剑,似乎要穿透每个人的心思,语气变得坚定起来,“传朕旨意,明日早朝,朕将亲自颁布嘉奖令,让义士军感受到朕的恩宠。”
张肃拱手领命,脸上带着一丝得意,他心中想着,自己的这个建议既能让陛下高兴,又能让义士军对自己有好感,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