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停住,没有说出那个名字。
“……算了,朕亲自去一趟。”李启身着绣着金龙的明黄色龙袍,那龙袍的丝线在光线的映照下隐隐闪烁着光泽,仿若流淌的金色河流,这龙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同时也像是沉重的枷锁,时刻提醒着他身上背负的国家使命。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那声音仿佛被压抑在喉咙深处,听起来有些沉闷。
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能感觉到指甲微微嵌入掌心的刺痛,此时他的脸上满是凝重之色,眼神中透着担忧与决然,他还忍不住微微皱眉,脚步也略显沉重,这细微的动作显示出他内心的纠结与不安,毕竟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他深知自己必须亲自面对。
玄德宫内,李启将北漠大军异动的情况告知了神秘人。
神秘人身着一袭黑袍,黑袍上用银线绣着一些神秘的符文,在昏黄的烛光下闪烁着幽微的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诡秘星辰。
他听后,只是淡淡一笑,那笑容在昏黄的烛光下显得有些捉摸不透,如同蒙着一层迷雾的深潭。
他说道:“陛下不必惊慌,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声音轻轻的,如同一片羽毛飘落,却让李启更加不安。
他的语言风格简洁却又充满神秘,每一个字都像是藏着无尽的深意,让人捉摸不透。
他在说话时,手指轻轻敲打着座椅的扶手,这个小动作更增添了他的神秘气息。
李启追问其中的含义,神秘人却只是笑而不语,留给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那眼神像深不见底的幽潭。
此时,李启与神秘人有一瞬间的眼神交汇,那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的交流,李启眼中满是疑惑与急切,而神秘人的眼神却依旧深不可测,这短暂的对视仿佛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神秘人双手抱在胸前,微微歪着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这让李启心中既恼怒又无奈,恼怒于他的故作高深,无奈于自己此时只能依赖于他的谋划。
从玄德宫出来,李启感觉更加心神不宁。
他快步回到御书房,福安已等候多时。
福安穿着太监的服饰,青灰色的布衫干净整洁,头戴黑色的帽子,帽子上有一个小小的玉饰。
福安看到李启神色匆匆且脸色不佳,赶忙弓着身子,眼睛里满是敬畏与担忧,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宗泽将军派人送来紧急军报!”福安双手呈上一份卷轴,说话间眼睛一直低垂着,不敢直视李启。
李启迅速展开,他的眼睛急切地扫视着卷轴上的文字,脸色骤变,那原本还算平静的面容瞬间变得苍白,像是突然被抽走了血色,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慌,他的身体微微颤抖,显然是被军报中的内容所震惊。
北漠大军并非全线后撤,而是分兵两路,一路佯装撤退,一路绕道向西,目标直指大齐西境门户——凉州!
凉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大齐重要的战略要地。
北漠大军那一路西进的队伍,士兵们个个身着厚重的铠甲,铠甲上有着独特的纹路,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寒光,仿佛移动的钢铁堡垒。
他们的马蹄整齐而有力地踏在地面上,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大齐的土地上发出沉重的威胁。
李启仿佛看到了北漠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凉州的画面,那画面中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一旦凉州失守,北漠大军便可长驱直入,直逼京城!
“该死!他们竟然想声东击西!”李启狠狠地将卷轴拍在桌案上,伴随着一声沉闷的响声,桌案似乎都跟着微微颤抖,他怒不可遏,眼睛里像是要喷出火来,额头上的青筋也微微凸起。
“传旨,召集众臣,朕要与他们商议御敌之策!”李启强压下心中的怒火,那怒火在胸腔里燃烧,他感觉喉咙有些干涩,声音低沉而沙哑地沉声下令。
不多时,文武百官齐聚朝堂。
朝堂的地面是由巨大的青石板铺就而成,四周的立柱粗壮而高耸,支撑着宏伟的穹顶。
穹顶上绘制着精美的龙凤图案,在烛光的映照下若隐若现,龙凤似乎在烛光中舞动,象征着大齐的昌盛与威严。
此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朝堂上,光影交错,大臣们的身影在地上拉得长长的,随着他们的走动而晃动。
大臣们按照官职大小依次站好,文官在左,武将在右,每个人都表情严肃,朝堂上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李启将北漠大军的最新动向告知众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那嘈杂的声音如同汹涌的海浪,一波一波地冲击着人的耳膜。
“陛下,北漠此举分明是想要攻其不备,我军必须尽快做出应对!”兵部尚书林正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