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肃离开后,福安独自一人坐在殿内,心中焦躁不安。
他知道,张肃此去,必定会遇到重重阻力。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想要从他们口中夺食,谈何容易?
果然,不出福安所料,张肃在吏部和兵部碰了一鼻子灰。
吏部尚书以“人手不足”为由,拒绝调派人手支援新策的推行;兵部尚书则以“军备不足”为由,拒绝拨付武器装备。
张肃回到玄德宫,将情况如实禀报给福安。
福安听后,脸色铁青,他的脸因为愤怒而微微涨红,一拳砸在桌案上,“岂有此理!他们分明是故意推诿!”桌案发出沉闷的响声。
“大人息怒。”张肃劝道,“如今之计,只能另想办法。”
福安来回踱步,他的脚步略显急促,焦急地思索着对策。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
“或许,还有一个人可以帮忙……”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提起笔时能感觉到笔杆的冰凉,写下一封密信,交给心腹侍卫,“速将此信送往……”侍卫领命而去,福安望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但愿,他还来得及……”
夜色如墨,深沉地笼罩着整个皇宫。
玄德殿内,烛火摇曳,那烛火闪烁不定,将李启的身影映照得忽明忽暗。
他手中紧紧捏着福安呈上的奏报,眉头紧锁,墨色的瞳孔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的手指紧紧捏着奏报,能感觉到纸张的质感。
“新策推行,竟有如此之多的阻碍……”他低声喃喃,手指在奏报上缓缓摩挲,触感粗糙的纸张仿佛在诉说着前线的困境。
宗泽的禀报,让他意识到兵源素质的参差不齐,宛如一盘散沙,难以凝聚成强大的战斗力;而刘勇的担忧,则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因为训练过猛而引发哗变。
更让他感到棘手的是,户部预算的巨大缺口,如同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横亘在他面前,让他感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他甚至能感受到,这背后隐藏着的,是那些朝堂老臣们隐晦的抵触和不配合。
他们的目光,仿佛毒蛇般阴冷,他似乎能感觉到那目光中的寒意,在黑暗中伺机而动,试图将他好不容易推行的新策扼杀在摇篮之中。
李启缓缓起身,龙袍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棂,寒冷的夜风呼啸而入,吹得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他能感觉到风的寒冷和强劲,那风像刀子一样划过他的脸。
他仰望着漫天星辰,那星辰闪烁着冷冽的光,仿佛是这天下对他的考验。
他缓缓伸出手,似要握住那星辰,他的身影在烛光映照下,宛如一尊战神。
此时,他低沉而坚定地说道:“这天下,朕定要让它焕然一新,朕之新策,必如这星辰,高悬于空,永不陨落。”
他转过身,眸光坚定而深邃,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散发出逼人的寒芒。
“福安,”他沉声唤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朕旨意,明日早朝,召集文武百官,朕要亲自过问此事。”
福安领命退下,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
李启独自一人站在大殿中央,任由烛火在他身上跳跃,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而挺拔。
他知道,一场风暴即将到来,而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这场风暴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时,一阵细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殿内的宁静。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殿外响起,“陛下,微臣求见。”李启微微眯起双眼,他听得出,那是……
张肃的声音。
他略微沉吟了一下,便开口说道,“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