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意已决,明日便随大军开拔,亲赴前线!”李启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他站在御书房的龙案前,目光炯炯,望着墙上悬挂的大齐疆域图,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身披铠甲,驰骋沙场,驱逐外敌的场景。
此时,窗外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窗棂上的纱幔,发出沙沙的声响。
张肃闻言,脸色骤变,额头上已满是汗珠,他眼睛紧紧盯着皇帝,声音都有些颤抖,连忙跪倒在地,“陛下,万万不可啊!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陛下乃一国之君,怎可轻涉险地?若是陛下有个三长两短,大齐江山社稷将危矣!”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身体微微颤抖。
李启看着跪在地上的张肃,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张肃是出于一片忠心,也是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着想。
可是,他心中那股想要御驾亲征的冲动却越来越强烈。
“张爱卿,朕知道你是一片忠心。但是,如今战事吃紧,将士们浴血奋战,朕身为大齐的皇帝,岂能坐视不管?朕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共赴国难!”李启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说话时,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龙案,发出清脆的声响。
张肃依旧跪在地上,不肯起身,额头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上,溅起微小的水花。
“陛下,臣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担心陛下的安危。古往今来,帝王亲征,多有不利。还请陛下三思啊!”
李启走到张肃面前,将他扶了起来,“张爱卿,朕心意已决,不必再劝。朕知道你忠心耿耿,朕也相信,即使朕不在朝中,你也能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
张肃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再劝也无济于事,“陛下既然心意已决,臣也只好遵旨。只是,臣恳请陛下答应臣一个条件。”
李启看着张肃,问道:“什么条件?”
张肃沉声道:“请陛下务必保重龙体,平安归来!”他的眼神中满是担忧和期盼。
李启拍了拍张肃的肩膀,那宽厚的手掌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朕答应你。”他顿了顿,又道:“朕还有一事要你去办……”
李启将目光投向墙上的地图,手指在北境边关重重一点,“传令宗泽,让他即刻进京!”
宗泽接到圣旨时,正在帐中研究布防图。
营帐外,寒风呼啸,吹打着帐篷,发出呼呼的声响。
圣旨的内容只有短短几行字,却让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皇帝要御驾亲征!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确认了几遍后,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的手紧紧地握着圣旨,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宗泽深知此举的风险,皇帝亲临战阵,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但他转念一想,皇帝此举必然有其深意,或许是为了鼓舞士气,稳定军心。
作为臣子,他唯一能做的便是誓死保卫皇帝的安全。
宗泽立刻起身,披上战甲,那沉重的战甲穿在身上,发出金属碰撞的声响。
他快步走出营帐,对着亲兵高声下令:“备马,即刻进京!”马蹄声声,卷起漫天尘土,那尘土弥漫在空气中,带着一股干燥的味道,宗泽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与此同时,一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地赶往了义士军营地。
马背上的信使一路疾驰,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不敢有丝毫懈怠。
到达营地后,他翻身下马,那马蹄踏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将一封密信交到了营将刘勇手中。
信中写道:皇帝明日将亲临前线,义士军需做好迎接准备。
刘勇看完信,虎目中精光一闪,皇帝亲征!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他心中炸响。
他立刻召集众将,那脚步声在营帐内回荡。
将皇帝亲征的消息告知众人。
将士们听闻此言,无不群情激奋,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