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年,洛阳。
“子远,难道河北不行?”袁绍疑惑问道。
许攸看了眼郭图,然后说道,“还是公则说吧。”
“非也,二公子和我等,想到一处去了,二公子虽年纪轻轻,却才学见识非凡,让二公子解释与袁公,为何去河北立身吧。”&bp;郭图解释一番,又把球踢给了袁熙。
其实,许攸和郭图,都看出来了,这位二公子,这是要在袁绍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们识趣地闭嘴了。
袁绍欣慰看着袁熙,“显奕,那你就说说看吧。”
这是,宣武帝袁熙,初策河北。同时,也正式拉开了,袁家第二代子弟,夺嫡之争的序幕!!!
。。。。。
袁熙顿了顿,说道,“孩儿以为,理由有三。”
袁绍摆了摆手,示意道,“其一为何?”
袁熙组织了一下措辞,说道,“其一,河北富庶人口稠密,民风彪悍,燕赵自古就是,王业之地。”
郭图深深地,看了眼袁熙,问道,“其二为何?”
袁熙并没有惊慌,徐徐说道,“其二,河北远离洛阳,又有河水天堑阻隔,短时间,董卓鞭长莫及。”
许攸赞许地,点了点头,问道,“其三为何?”
看到许攸的暗示,袁熙会意说道,“其三,冀州牧韩文节,乃我袁家,门生故吏,定然会照料我等。”
袁绍开怀大笑,“嗯,我儿所言甚是。”
接着,袁熙又补充了一句,“我朝世祖,光武皇帝,也是以河北,开基立业的,愿父亲效而法之。”
袁熙所言,让众人纷纷侧目而视,特别这句话,分明是把袁绍,比做光武帝,这袁家二公子,志向不小。
许攸称赞道,“二公子见解,确实独到犀利。”
袁熙谦虚了下,然后忧虑说道,“不敢,只是我等离去,起兵讨伐董卓,不知会否,牵连到祖父大人。”
确实,后来袁家就遭到了,董卓的报复。
之后,盟军讨伐董卓时,袁家满门被杀。
袁熙最后的推测,也是袁绍担心的事,他挥了挥手,说道,“嗯,我去跟叔父,商议此事,大家散了吧。”
宣武帝袁熙的崭露头角,让大公子袁谭,如芒在背,惶惶不可终日。这也间接促使了,袁家兄弟阎墙。
。。。。。
189年。
议定之后,袁绍让众人着手,准备离京之事。
接下来两日,袁府已经悄悄,收拾细软行李,以及安排死士的撤退事宜。一切都在暗中悄悄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