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别别,你再给他吹凉了。”
男孩子们吵吵嚷嚷地收拾东西。
禾莞已经提前将座位和课桌擦了一遍,确认没有灰尘和杂物。这会儿不用她帮忙,便坐在过道另一边等,等着等着,随手拿起了一本禾木浩的题册。
实验班虽然不叫竞赛班,但大佬云集的地方,做竞赛的学生不在少数。
这本题册是另外装订的,和她当时竞赛班的教学模式很像,许多基础知识都是直接略过,唯一的一些文字讲解也都是阐述思路、开拓思维之用。
禾莞用手指抵着书页往下翻,看到一道制摩尔盐的题目。
禾木浩用铅笔在题干处圈了个小圈,后面打着一个问号。
禾莞记得,这是她参加化学竞赛那年的试题,选择题最后一道,没想到竟然会和这个世界有所重合。
题目的已知条件很少,当时卡了很大一部分人,正确率仅有百分之十几。
——选择题正确率低于百分之二十五时,意味着这是一道难题。
禾莞旋开一支铅笔,在题目上画了四条线,分别是四个隐藏的突破条件,其中最不好想到的是第三个,她画了圈。
然后,禾莞凭着记忆在空白部分快速写出来方程式的配平数字,仿佛置身当时的考场一般,流畅的笔尖儿下划出的满是自信与从容。
配平数是一道分水岭,大部分竞赛生都卡在了这一步。
写完最后一个字,禾莞抬头,对上展翊的目光。
午后的阳光温和松软,男生的头发也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了,手里抱着一摞书,目光复杂,正落在禾莞的笔尖儿上。
禾莞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情不自禁,合上题册,将东西放回原处。
即将月考,禾木浩的朋友们强烈要求在食堂随便吃一顿就行,没必要去校外折腾。
于是下午放学,大家一起去了三食堂。
三食堂是一中比较贵的食堂。
毕竟要满足各种不同消费水准的学生需求,三食堂是个小型的西餐厅,环境安静座位隔开,每人有三位数的低消,自动阻挡了很大一部分人。
禾莞坐在哥哥旁边,对面挤着三个高个子男生。
五个人点了几道简单的菜式,算是小聚一下。
郝坤鹏:“咱们月考完的社团活动,是去哪个山头来着?”
“你这话我咋就这不爱听捏。”
文泽也是禾木浩班里的同学,帮着一起搬书的那位东北小伙:“紫峰山是凛城各大高校采景的首选宝地,山头山头,净整那些难听的词儿。”
“得得得。”郝坤鹏:“紫、峰、山,您看我字正腔圆不?到时候我给大伙看看我的新镜头哈!”
文泽:“翊哥,你看啥呢?”
展翊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发呆,将目光从禾莞白皙的指尖儿上收回来,随口应了文泽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