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就好像一道插在她心中,搅得心脏鲜血淋漓的尖刀,此时还在淙淙流血。碧秀心没有想到,不过才这么一会,因为见到了江离,她就可以这么平静的说出来了。仿佛,这只是一件小事儿一般。
声音低低的,却透着一份坦然。
碧秀心自认她做的任何事情,无愧于静斋,对得起剑心通明四个字。
原本,碧秀心还打算,通报了慈航静斋之后,下次入江湖,替静斋寻找那间东西。这件东西,慈航静斋不能丢,也丢不起。哪怕不是从她手中失落的,碧秀心作为一个静斋弟子,也必须把它找回来。
不过现在,没有必要了。她不是静斋弟子,做这些怕更是让之前的同门不安吧,倒不如不做的好。
这一点,江离倒是真不知道。
她微微有些惊讶。
慈航静斋的《剑典》对于资质要求之高,在整个江湖也是罕见的,每一个传人虽然可能某些脑子有些问题,被洗的过头了,但资质,绝对是无可挑剔的。任何一个,对于慈航静斋来说,都损失不起。这次她们为什么这么果断?
原本,江离还想着下江南,然后去扬州瘦西湖畔买地,重立一个七秀坊,将七秀的武功传下去。碧秀心就是她看好的人选之一,还想着挖墙脚。要是从头开始培养,那时间太长了,江离可没一直呆在一地的打算。
让碧秀心教导小丫头们,绝对是够用的,甚至可以说是大材小用。
慈航静斋这么一来,倒是让她省了不少事儿。
要让一个魔门弟子叛逃魔门很简单,但是要慈航静斋的弟子叛逃静斋,说到江湖上去,估计都没人敢信。哪怕说书的,都不敢说出这种夸张情节来,不然肯定要被听众喷胡说八道,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发生。
现在,碧秀心已经是自由身了,很好。
而且,从碧秀心的口气之中,江离已经听出她的意思了。
碧秀心之前被静斋抛弃,一时之间觉得无处可去,江离正好出现了,而且还正好是引着她走入这条道路的人。
很大可能,碧秀心会暂时与她同行。
对于碧秀心来说,慈航静斋确实重要,但武道同样也很重要。既然慈航静斋这条路已经死了,追求武道极致,本来便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一条路,江离作为先行者,对碧秀心来说,跟在她身边,确实再合适不过了。
没有一个江湖人,能够拒绝武道的诱惑,相比之下,其他都是过眼云烟。
江离回道:“江湖之大,碧姑娘容身之处,还是不少的。”
碧秀心道:“但愿如此。”
江离忽然远眺了一下,看的正是碧秀心之前回望的方向。以她的目力,也只能看到皑皑白云,并无慈航静斋建筑的踪影。但江离知道,慈航静斋应该就在那里。家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既然离得不远,她莫不如去讨教一番?
她道:“因为你的剑道?”
这话没头没尾,但碧秀心听得懂,她回答:“是的,因为剑道。”
“剑之道,即为心之道。”江离淡淡的说,“错非在你。”
慈航静斋太过狭隘,抱着过去地尼铸就的虚假辉煌不放,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像地尼的弟子又有何用?最终还不是走不出自己的路。
碧秀心还未回答,江离见她愣神,继续道:“我对静斋剑道仰慕已久,如今有缘,倒可以去讨教一番。”
听到这话,碧秀心终于回神。
如果慈航静斋的剑道真的比江离高明,她接受了那么多年的培养,怎么可能因为这么短时间的接触,就走入了一条新的道路?
地尼的剑道确实强大,但静斋后来的弟子,她们都不是地尼。
学者生,像者死。
碧秀心说:“以江姑娘的剑道修为,便是去了静斋,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了。”
江离却道:“至少你会有。”
要是江离胜过了慈航静斋的剑道,碧秀心走上她的路,又怎么能说是错呢?
碧秀心微微有些感动,她眼中渐渐亮起了光,说:“多谢江姑娘,秀心明白了。”
她本来就不该执着于此,郁结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