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已经没了。”谢启光看着名册,眼神柔了下来,话也不再那么冷,似是自言自语,“我们这批同期,还几个活着?”
“谢大人……”
“挑吧。”
史可法拿过纸笔,坐到偏桌,一页页翻看。谢启光不再理他,接着写起了字。
这名册是大理寺通发的官员名册,因这些年官员变动频繁,这册子现在是按季编发。确实如谢启光所言,曾经不少老师的旧识,已经不在册子上了。
挑册子里的东林和阉党,都容易,两党都不是,却与老师交好的,难。
遇到见过的,就放心写,老师大贤,结交的都是贤德俱备的人,歹人绝不会带到家里。还有些老师提过但自己没见过的,也列了出来。
两三炷香的工夫,才挑好,抄在纸上,共六十五人。词林,六人;各部院,十二人;卿寺,除谢启光外,三人;台省,二十六人;部曹,十八人。
列好后,给到了谢启光,谢启光拿起笔,先划下去二十一个:“死了。”又划下十二个,“在诏狱。”又拿出个册子翻看了,对照着再划下去三个,“充军、被贬。”还有不在京的,又下去七个。
每划一个,就是在自己心上割上一刀。
剩下二十二人,谢启光一下子慢了下来,半天没再划。
“这些都可找?”
谢启光瞥眼看了他,一声嗤笑:“一大半管魏忠贤叫了爹!”
这个朝廷!这些官!
最后,谢启光只留了六人。礼部、吏部各一人,顺天府一人,太常寺一人,承宣布政使司一人,通政司一人。
“这六个人,我都不熟,但该是向着你老师,也有些家底儿。记得绝不能提我。”
“大人放心。史可法宁死也不拖累大人。”说完躬身又是一拜。
“人都记住了?”
“嗯。”
谢启光拿过那纸,转身去了墙角,撕碎了扔进火盆。回过身又说:“凑钱能快就快,快不了,就能赎几个赎几个。这年头,能活下一个,都得烧香。”说完,去开了门,“走后门。”
“谢大人,我走房上。”
“前后左右住的都是官,你想让人看见,我还没活够!”
也对,十刹海这儿,官员扎堆儿,家丁也多。
老赵守在后门,见他来了,迎了上来:“爷,走这边儿。”说完开了条门缝,向左右看了看,把身一闪,给他让开了道。
史可法对老赵点了点头:“有劳。”抬腿就迈了出去。
慢!
不对!
眼神从老赵脸上滑走时,猛然发现他的眉头抽了一下,眼里的余光,似乎瞥着门缝,往胡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