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沐白他一眼:“有什么不好问的?你语文差又不是一天两天哉,也知道丢脸啊。”
王山子憨笑着挠头道:“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也不差问这一场两场考试了嘛。”
沈青一直坐在旁边默默听着这母子俩的对话,越听越觉得两人关系蛮好。说起话来像是朋友,没有她想象中长辈诘问小辈成绩的压迫感。
大概是李沐沐平时自知缺少了对儿子的关心,而王山子健谈又懂事的缘故吧。
这样的小孩是很受喜欢的,虽然偏科,但成绩总体还行,根本不会受到太多的诘怪。
“那你成绩要什么时候出来?”
“不知道,大概再三四天吧。这次是全市统考,改卷比较规范,每一科全市排名,没那么快的。”
“每一科都要全市排名啊!?”
王山子扶额:“考试前一天给你打电话的时候,不是跟你说过了吗?”
李沐沐疑惑:“说过吗?”
她沉默着回忆,好像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不过那时候刚好在忙着进货,儿子在挂电话前说了什么,她基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记得一个放假的时间了。
吃饭的时候,一桌子菜都是李沐沐做的,除了一份北京烤鸭。
那是王山子从山下带上来的。
安山城里头仅有的一家烤鸭店,因为口味好而生意爆棚,每天店里都排了长长的队。
王山子能带着烤鸭上山,足见心意了。
沈青问起:“山子的名字是哪两个字啊?”
李沐沐和王安生都要回答,但还是王山子本人先开口:“大山的儿子,山子。”
“哇!”沈青惊叹。
她对于一切的浪漫都没有抵抗力。她原本以为会是没想到会是这么简单质朴的“山子”二字,但是听了他简洁却有力的解释——“大山的儿子”,一下子领略到了这一家人对于山的情怀。
王安生的名字自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安生,安山生养之人,叫做安生。
李沐沐是嫁到安山的,原本不是安山人,无幸参与到这份浪漫之中。但沈青明白,什么样的名字,都有出生那时父母给予的浪漫。
任何一个名字,细细品味,都能感受到美。
就像她自己,沈青,其实也与安山有关。
青,是青山的青,是“我见青山多妩媚”的青,是“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青。
她又想到了李岩。
不知道李岩的名字有何来历。但她断章取义,总觉得“岩”也是来源于安山。
有山有石是谓岩,山是安山,石是他,大抵如此吧。
包烤鸭的面皮因为长时间的放置而有些硬了,李沐沐把盘子放进微波炉里稍稍加热。
沈青趁机打量了一下他们的厨房。
微波炉,电磁炉,烤箱,洗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