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老伯趁着闲暇时间又来与他搭话。年轻人,我看你这小玩意应该拿到城里卖,就去酒楼那一条街的后街,那里孩子大多都在那里玩耍。木梳子不如让我给你看着,你给我一把贵些的木梳子当做报酬如何。
&esp;&esp;裴应川也知道他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进城的村民们会花钱买梳子却不会花大价钱给孩子买个玩具。如此这老伯的提议倒也可以采纳。
&esp;&esp;他与这老伯也做过了几次生意,也能看出这老伯虽然有些小心思却没什么坏心眼,应当不会做出拿东西跑路之类的事情。
&esp;&esp;而且这老伯的饼摊在这里摆了那么长时间,周围也有摊主也看见他交了摊位费,也不用怕这老伯翻脸不认人,眛下他的东西。
&esp;&esp;裴应川略微思考后,挑出了一把他定价十二文的梳子,而后又给老伯讲解了这不同的梳子的定价。
&esp;&esp;行,这一把如何。其他的梳子是这样定价的,这些四文一把,这些九文,这些十二文,剩下的二十文,这把最漂亮的四十文,都不改价。若是改了价就不好计算银钱了。
&esp;&esp;他说完还请了刚才出声提醒的那个摊主做了个见证,对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esp;&esp;他这些梳子里,九文和十二文的最多。四十文的那一把就是兔子形状且有镂空雕花的那一把,梳子尾部也就是兔子尾巴上开了一个小洞,可以缀上自己亲手做的绳结。
&esp;&esp;裴应川知晓梳子也可用作定情信物,便想着往定情信物那个方向制作。
&esp;&esp;这次二十多把梳子若是全卖出去能有三百多文。
&esp;&esp;李老伯接过那梳子看了看,有些纠结,若是我添点银钱,能否把这个梳子换成那个鸠车。
&esp;&esp;都行。要是您能帮我都卖出去,我免费给您留着。裴应川不知道他要添多少钱,只能先给李老伯留着,不过这老伯看起来是真的喜欢那鸠车。
&esp;&esp;如此他便把梳子放在薄布上铺好,不过还是把最贵的那把带在了身上,收拾了一番便带着竹筐进了城。
&esp;&esp;裴应川走后,却见那老伯招招手,对面摊铺上立刻跑来一个人,两人对着那一堆木梳算了半晌也没算出多少银钱。
&esp;&esp;爹,这些咱也算不明白啊。等那人回来咱拿的银钱万一不够数怎么办。李老伯身旁的那个男人回答道。
&esp;&esp;李老伯挨个数了数,他也不会算术,不如这样
&esp;&esp;生意
&esp;&esp;不如这样,你就假装来买,我来卖,咱一个个对。李老伯商量道。
&esp;&esp;哎呀,快些吧,我那边的摊子只有小童看着,走不得人。李二毛回答道。
&esp;&esp;急什么,慢慢来。幸好那年轻人不懂事。这么多梳子,你大哥收了,不管是带去城里巷子还是拿到下面的村子里,一个加两文,少说也是五十文,还有刚才你收的那些
&esp;&esp;李二毛这才没有继续焦急下去。李老伯又随便抓出来一些放到了另一侧,两人匆匆算了剩下那些该卖多少银钱。算够了之后便把剩下的梳子一包,带到了李二毛的摊位上。
&esp;&esp;想着还能多拿一个鸠车给自家的小孙子,李老伯脸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意。他之所以没收那些玩具是因为那东西确实不好卖。
&esp;&esp;李家大儿子整日走街串巷,专门收购低价的物件,再由其他方式提高价格卖出去,以此挣些银钱,他什么都收,经手的也能很快卖出去。
&esp;&esp;李老伯每日也不只在城口卖饼卖茶水,还负责打探消息。
&esp;&esp;有些离得远的农户或是村民走到镇上已经是大中午了,城里的人都散了大半,东西不好卖又得赶着回去,因此就有了他们这些捡漏的人。
&esp;&esp;小到鸡蛋青菜这样的食物,大到牲畜家具这些东西,他们都会收,价钱也是好商量,因此做了这么些年也没出过事,也算是方便了那些老远来一趟的村民们。
&esp;&esp;裴应川刚来不久,自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不过若是他知道,倒会感谢李老伯快把他的木梳全都包圆了,省得他还得费劲多来几趟。
&esp;&esp;那边裴应川带着东西来到了老伯所说的酒楼所在的那一条街上。这条街十分热闹,大多数都是吃食铺子,来往人流量很大,街头巷尾凡是个空地都摆满了小摊。
&esp;&esp;他不知道这里要不要收摊位费,便就近找了个小哥问了一番。
&esp;&esp;这里不收,谁来得早谁便有位置,不过若是你占了人家商户的位置就要拿钱,还是赶早来好一些。小哥给他指了指两人背后的一家面店。
&esp;&esp;多谢。
&esp;&esp;小哥见他面容和善还背着一个大背篓,心中难免好奇,你要卖些什么,常来这里的人都是来买吃食的,别的东西都不好卖。
&esp;&esp;我不是来卖吃食的,我要往后街去。裴应川解释道。
&esp;&esp;后街,那里一点也不热闹,都是些卖书画的穷书生,还有满街乱窜的小娃娃。
&esp;&esp;裴应川也没解释,谢过之后便绕到了这条街的后方,嘈杂的声音立刻消失了大半,虽然比前街冷清许多,但街上的行人也不算少,确实也有许多玩耍的孩童。
&esp;&esp;他放下背篓,找了个明亮宽敞的地方放下了那些玩具。
&esp;&esp;旁边卖字画经书的书生见有新人到来也很是好奇。这条街极少有人来,只有他们这群穷书生想来赚钱,又拉不下脸去街口卖字,才会躲到这里来谋求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