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压制人口增长的年代,更取消了徭役和赋,百姓们也就没有心思继续隐匿人口了。
李长庚心中已经猜测到皇上要这些东西是为什么了。
人口的增长,就预示着,来年大明的粮食也一定要跟着增长,才能够养活更多的人,不然的话,越是盛世,人口越多,最底层的百姓们就也是贫困。
没有了战争和天灾的消耗。
从土里种植出来的哪一点粮食,可养不活更多的人口。
吃饭的压力,会瞬间让一个朝代,走向灭亡。
虽然残忍,却是事实。
对于皇上的担心,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早就上书了奏章,其中所阐述的东西,就是在最近的十年之内。
大明不用担心人口负担。
然而,随着天灾不断,粮食的危机,也就随时来临了。
这件事就不得不重视起来,好在还有海上的鱼获,作为一种食物来源,不然今年的大明,即便是有外面的粮食,不断的运送进来。
一样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很快,高宇顺就拿来了新生儿的增长数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大明的百姓们,可是真的能生。
几乎每一家,今年都有一个新生儿出生,现在许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不管男女,那都是自己的孩子。
若是都只要男孩的话,那么自己的孩子,又要去哪里娶媳妇?
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重男轻女有所缓和,可到底还是缓和的不够大。
接着一看了一份往年的新生儿出生情况,崇祯有发现了一个很要命的问题,今年生过孩子的,在去年也在生孩子。
似乎这一年几乎都没做什么事。
就是在家里怀孕生子了。
高宇顺办事还是很精明的,崇祯只要了今年上半年的生育情况,他就把连续两年丢拿了一份过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比着看,总是最直观的。
“嘶”。
崇祯都不敢深想下去,生活过的好了,连孩子的出生率也在不断的刷新着高度。
若是一直下去的话。
就算是大明弄出了杂交水稻,似乎也没有办法养活更多的人口。
“你来看看这个。”
崇祯看罢之后,沉默良久,才把手中的数据,递了出去。
李长庚双手接过,也仔细的看了起来,在之前他是有过这方面的考量的,却没有深入的真实了解过。
只是凭着经验,在街上闲逛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推着车子,抱着孩子的人多了起来。
当时他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些人为了骗取大明的财政,可真是下本钱。
然而,现在看到了这份更加具体的数据,心中就是一阵恐慌。
恐慌来的没有任何的征兆。
仿佛从纸上,他就已经看到了饿殍千里,白骨盈野的场景。
人口的增长实在是太多了一点。
虽然这也算是政绩,可过犹不及啊。
“皇上······咱们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