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当然毫无意外,喜讯迅速传遍荣府。
全家人也只有王咨略有不自在,不过这个儿媳妇是个直性子,诗书传家的王家女儿都有点儿清高但为人正直,她再不高兴也轻易不会背后捅刀子。
当初挑选儿媳的时候,史令仪就想得清楚:长媳身上担子重,所以不仅要名门出身,还得能长袖善舞,二儿媳选个品行好,再有些气量,妯娌之间少别几次苗头,给赦儿和政儿兄弟少吹点枕头风,兼之这兄弟俩早就让他们的爹弄成了&ldo;一武一文&rdo;,自然也能始终互补互助吧,只是兄弟俩不能同为握有实权的高官罢了。
她这个主意得到了丈夫贾代善的全力支持,多亏了丈夫身居显位依旧收敛谨慎,儿子们在父亲的看顾和教育下也都十分争气,所以两个儿媳妇也让他们夫妇万分满意。
当王咨前来向水凝道喜时,史令仪只看出这孩子略有羡慕,看着嫂子的肚皮还有点好奇。而水凝也真诚地回礼,并偷偷传了个方子给弟妹试试去。
史令仪听说此事,欣慰至极,贾代善问起,她老实作答,还顺便吐露了自己的担心。堂堂荣国公有些哭笑不得,&ldo;你也太小心了。都是正经人家教出的女儿,哪会这么不懂事儿?&rdo;
史令仪心说,那是因为前世你去得早……后面的事儿我想管都管不住,有心无力看着自家家破人亡,这滋味你怎么体会得到?所以这辈子当然得小心翼翼,事事都得多琢磨上几回。她这般想着,口中却道:&ldo;女人的心思你又不知道!我替儿媳妇们多考虑一二,不指望她们孝顺我,只要回报在儿子孙子们身上,我就心满意足了。&rdo;
这副慈母心肠,贾代善自问可比不上,他也就在女儿面前能算是个&ldo;慈爹&rdo;……跟儿子说话心平气和也就是极致了,赦儿也是成了亲,他才再没揍过儿子吧。
过了年,王咨也诊出有孕,儿媳妇全都成了孕妇,史令仪只得&ldo;重操旧业&rdo;,再掌管家大权。她扫了遍管事们的花名册,发觉两个儿媳妇一起管家时也没怎么安插人手,再看看眼前向她回事儿的管家婆子们,也都是熟面孔。
史令仪干脆叫了敏儿过来,让她练练手,林家人口比自家还少,自家都能胜任,嫁进林家也不在话下了。
女儿处置家务,也称得上分明利落,史令仪在一边旁听,只觉得女儿略有些&ldo;黑白分明&rdo;,闲来无事时也该跟她讲讲&ldo;水至清则无鱼&rdo;了。
议事毕,史令仪才笑道:&ldo;做得不错。&rdo;
贾敏眼睛微眯,&ldo;娘就在边上,又有管事妈妈们哪敢给我使绊子?&rdo;
&ldo;是不敢。&rdo;史令仪道,&ldo;不敢不说实话,却敢说事专说一半儿。有空且仔细想想。&rdo;
贾敏起身应是。
史令仪一挥手,&ldo;去陪你弟弟玩会儿。&rdo;
贾敏当年还有两个哥哥作陪,而到小弟弟这儿哥哥们全成亲了,姐姐也快要嫁人,他以后只能和侄子们做伴了‐‐有点可怜啊,贾敏便有意多带着弟弟,连去见林海都不忘这个小拖油瓶……不过五岁的弟弟亲眼见到本朝最年轻的解元,也没觉得比哥哥们强上多少,而且他依稀知道姐姐过几年也要跟着这个人离开家,所以他靠在姐姐身边微嘟着小嘴,一句话都不肯说。
林海此来是特地告诉贾敏,他家打算回南了‐‐他父亲已经告老,就不想再搀和京城里这些人家的明争暗斗,回南安安静静地读几年书,等京城平稳下来再回来赶考做官,再说林海和史家三兄弟也有应酬往来,看了他们在游历时的来信,心中早就羡慕不已。
史令仪也接了帖子,见了林太太一面,听了亲家的意思,她也颇为心动:女儿前世似乎没有与夫出游,并饱览美景、轻松惬意的时候,只是女儿要早早出阁,让她有些舍不得……回府来和丈夫一说,贾代善也有些羡慕:能躲则躲多好啊……七月里,先是贾敷他媳妇生了个儿子,之后隔了半个月,水凝也产下一子。因有前车之鉴,贾代化与贾代善兄弟愣是都没敢给孙儿取名,那种偷偷定下,到时候再冠名的举动都没有。
九月里的大吉之日,贾敏出嫁。
全家人都觉得林海迟早要回京常年做官,因此分别才是暂时的,唯有史令仪落了泪,贾敏也是红着眼眶趴在哥哥贾赦的背上,恋恋不舍地坐上了喜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