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见到韩辞时,立刻走上前去,深深一躬行礼。眼前的韩辞身形修长,面容英俊,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与冷淡。刘三面对韩辞这样的气度与气场,不免生出一丝敬畏之情。
然而,韩辞看着刘三行礼时,仅微微颔首,动作简洁却并未显得太过恭敬,甚至带着一丝疏离和淡漠。那种不冷不热的态度,仿佛他对于刘三的尊重,远不如刘三对他那般真诚。看到韩辞的反应,刘三并没有太多不悦,反而只是轻轻一笑。
“韩将军,能见到您,实在是我刘三的荣幸。”刘三说话时语气温和,带着一股从容的气度,接着继续道:“既然韩将军愿意出山辅佐,那我便不会再多言。希望我们能同心协力,一同为天下百姓谋一条生路。”
韩辞看着刘三的眼神,不由得在心中微微一动。刘三说话的那股气势和沉稳,确实与他所见过的领袖有所不同。相比那些急功近利的领袖,刘三更多的是为了大局着想。虽然韩辞并未表露出太多的情绪,但他对刘三的那股坚韧与果敢,已经悄然产生了几分认可。
“你若真能有此胸怀,倒也值得一试。”韩辞语气依旧冷淡,但眼神中却隐约流露出一丝认可,“不过,刘三,你若要依靠我,那么就得证明你值得我为你效命。”
刘三点点头,微笑着道:“韩将军所言极是。我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真心希望能带领百姓脱离现有的苦境,创造一个更公正的国家。若韩大人愿意辅佐,我定当以百姓为先,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刘将军。”韩辞开口,语气平静,“若要在这场乱世中立足,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帅来引领你,带领你的军队走向胜利。若将军权交给我,统领所有兵马,不仅能让你自己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能让你的军队整齐划一,形成强大的战力。”
刘三低头沉思,眼中闪过一丝挣扎。
“韩大人,我知道你的能力,但如果将兵权交给你,我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掌控权。”刘三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未尽的犹豫。他看向萧烨和陈贤。
话未说完,萧烨与陈贤便已察觉到刘三的迟疑,立即走上前来,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道:“刘三哥,您不是一个轻易犹豫的人。若要胜过赵修,平定天阙国,必然要依靠韩辞的才能。您不必担心,韩将军的眼光与能力,定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
“正是,”陈贤也接过话头,神色认真地补充道,“我们如今兵力不足,若没有一个强力的统帅,哪怕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发挥应有的威力。韩辞若能统领兵马,定能让我们在战场上出奇制胜。”
刘三低头思索片刻,心中原本的犹豫逐渐被坚定取而代之。
“既然如此,那就交给韩大人。”刘三最后做出决定,声音虽平静,却满含决心,“我刘三愿意将军权交予韩辞,愿意听从他的调遣。”
韩辞看着刘三,眼中掠过一丝微妙的情绪,似乎对于刘三的决定并不意外,但又有一丝欣赏。随即,他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客气。”韩辞淡淡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冷峻和自信,“从今天起,刘三将成为我的副将,我将统领一切兵马。”
他转身看向萧烨和陈贤,命令道:“你们两个,立刻去安排兵力部署,确保军队的整顿和训练,务必按战术要求分配。”
“是,韩将军!”萧烨和陈贤立刻应声,动作迅速且果断,显然对韩辞的命令毫不犹豫。
刘三则看着韩辞,心中的不安已完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由衷的信任和期待。
杜仲带领的军队一路疾行,终于抵达了塞上镇。他下令停兵整队,站在高处俯视着这座本应脆弱、散乱的驻军营地,眼前的情景却让他心中一阵惊疑不定。
这支军队,虽然人数不如自己的精锐,但每一名士兵的神态都严肃紧张,纪律严明,丝毫不像之前那些散漫不堪的义军。营地内,旗帜飘扬,兵士们列阵整齐,训练有序,甚至能听到刀剑碰撞、鼓声激昂的战斗练习声。显然,这不是一支刚刚成立的临时队伍,而是一支经过精心整训、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杜仲心中一惊,仔细打量着这一切,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他原本以为,刘三的军队在短时间内不过是个无法成气候的义军,最多能做些骚扰性的游击战而已。可眼前这一幕,完全打破了他的判断。
“怎么回事?”杜仲沉声问道,身边的参谋见状,立刻走上前汇报,“将军,刘三军的士气明显高涨,营地内纪律严明,似乎与之前的松懈完全不同。听说他们最近找来了强悍的统帅,名叫韩辞。”
杜仲此刻心头剧震,回忆起了数月前在襄城的那场惨败。当时,韩辞手下的精兵如铁壁一般,毫不留情地摧毁了自己的先锋军。虽然他自己逃脱了那一战,但心中的阴影却始终未曾散去。面对韩辞这个人物,他深知自己绝非其对手。今天,若再与韩辞交锋,恐怕结局不会有任何不同。
杜仲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立刻下令:“撤退!全军后撤!”
他眼见形势不妙,立刻带领队伍急速向后撤退。然而,韩辞早有准备,他早在杜仲进入塞上镇周围时,便已经悄悄布下了埋伏。
就在杜仲带领大军快速后撤之时,突然听见四周的树木间传来兵刃碰撞的声音,紧接着,一阵铿锵的步伐接踵而至。杜仲心中一紧,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韩辞的包围圈。
他回头看去,只见从山林间冲出大量的刘三军士兵,四面八方围了过来。韩辞亲自带队,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严密包围了杜仲的撤退路线。杜仲顿时大惊失色,冷汗直流,心中更是彻底丧失了斗志。
“怎么会这样?”杜仲喃喃自语,眼前的局势令他感到无比压抑。他知道,此时自己已陷入死局,别说逃脱,就连一次抵抗的机会都没有。过去的种种对战经验,这一刻变得毫无意义。
他一边看着包围圈收紧,一边不由得回忆起那场襄城之战。韩辞凭借精准的战术布局与高超的指挥能力,将自己整个军队打得溃不成军,自己仅凭侥幸才得以脱身。如今,那个曾经让自己丢脸的敌人,竟然已经在此地设下了如此精巧的陷阱,将自己完全困住。
“投降吧。”一声低沉的声音从包围圈外传来,韩辞缓步走了出来,眼神平静而锐利。
杜仲脸色苍白,仿佛被这句话定住了。他本能地想要反抗,但心底却没有半点信心。自己能逃脱一次,但这次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