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娘心里酸楚,本来娘家娘对自己不错,可自从大哥没了媳妇后,越来越懒。
地也不种了,天天在家喝的醉生梦死。连带的自己老娘也是动不动就要自己贴补。可沈家之前穷的叮当响,还不如自己娘家。
当时福宝刚出生,家里已经穷的揭不开锅,弟妹还没奶水,自己实在喜欢不来她。
可是这几年下来,就算自己死要面子在不承认,确实家里自福宝出生日子越来越好,以前经常夜里起夜喝水,睡觉都是一肚子水的声音叽里咕噜。现在不说顿顿吃肉,好歹再也没饿过肚子。
这段时间总在想,要不是福宝出生,自己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带俩孩子过下去。
另一边,沈爷爷找到了村长,把现在镇上的事情告诉了他。
村长听完,眉头紧锁:“老沈啊,我听说镇上已经开始乱了,但是你们家真的要逃荒?现在虽然日子不好过,但咱们村里还有些存粮,再撑一阵子,或许老天爷就下雨了。”
沈爷爷摇摇头:“村长,现在不是撑不撑的问题。镇上已经乱成一团了,粮价一天一个样,再拖下去,怕是连逃的机会都没有了。咱们家也是没办法,才只能这样决定逃荒。”
村长叹了口气:“老沈啊,你们家这些年日子过得不错,村里人都看在眼里。你们要是走了,村里人心里也没底啊。”
沈爷爷沉声说道:“村长,咱们家也是没办法。逃荒虽然危险,但总比饿死在家里强。您要是信得过我,就早做准备。等到时机成熟,咱们村里人要是愿意一起走,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村长点点头:“你说得对。咱们村里人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会好好考虑的,最好早做准备。”
沈爷爷点点头,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逃荒的路上充满了太多未知的危险,但只要村里人一心一起走,或许还能多一分希望。
---
朝廷的粮税又增加了,消息像一阵寒风,吹遍了每一个村庄。沈家这边也不例外,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这日子还怎么过啊?粮税又加了,咱们连饭都吃不上了!”村里人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愁容。
沈爷爷站在村口,听着村民们的议论,眉头紧锁。
朝廷增加粮税,本是为了应对边关的战事,可这些粮食却被贪官中饱私囊,边关的战士们连粮草都迟迟不到。
自从自家行动起来后,这段时间没有一个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噩耗传来。
“边关失守了!”消息像一颗炸弹,瞬间在村里炸开了锅。
“蛮夷踏兵而来,咱们这边怕是也保不住了!”村民们惊慌失措,纷纷开始收拾家当,立刻要走,可有的人家太过匆忙,物品不全还舍不得祖祖辈辈置办下来的家业,哭闹声不绝于耳。
沈家也不例外。沈爷爷一回到家,便召集全家人,沉声说道:“边关失守了,蛮夷的军队已经往我们这边袭来。咱们不能再等了,必须马上走!”
沈奶奶脸色苍白,颤抖着问道:“老头子,咱们往哪儿逃?”
沈爷爷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往南边。南边地势复杂,蛮夷的军队一时半会儿追不上来。咱们得抓紧时间,不能再拖了。”
沈青点点头:“爹,我已经打听过了,南边虽然也闹灾荒,但比咱们这边好一些。咱们只要过了江,就能暂时安全。”
沈岩也附和道:“爹,村里有不少人愿意跟咱们一起走。咱们人多,路上也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