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雪独自跟进院中。
一进院子,就瞧见清伯坐在院中,只见他手中正拿着一只香瓜大小的陶罐入神地端详着,眉头深锁。而在他四周还围了满满当当的一堆陶器,盆盆罐罐,各式各样。
侍女雪上前行了礼,道:&ldo;清伯,公主来了。&rdo;
清伯这才发现有人,抬头一看,赶紧起身行礼:&ldo;不知公主驾临,还请赎罪。&rdo;
杜荔阳本一直抬头望着那合欢花,现下低下头来看清伯,笑道:&ldo;清伯无需多礼,我就是有些无聊,随便走走,你忙你的,我赏赏这花就走。&rdo;
清伯见她甚为喜爱这花,遂笑道:&ldo;此花今年开得尤为好,公主若喜欢,待会老奴吩咐侍者们摘一些做个花囊送与公主。&rdo;
杜荔阳道:&ldo;不必,我就看看。诶?清伯,你在做什么,摆这么多陶器?&rdo;她蹲下身,随意捡起一只水瓢状陶器,有把子,把子对着的一端口径如枝菱出去的大嘴,杜荔阳认得,这当是一只古时候盥洗的舀器,叫做匜。
&ldo;清伯这是有副业哦,家中有窑场?这么多罐子盘子。&rdo;杜荔阳随意瞎说道。
清伯一惊,笑道:&ldo;公主神算,老奴的儿子倒是修了一座炉子,他才成家,想着找些活计,便想到了做这个,不过炉子很小,想着平日只做些百姓家中用的炊具就成,才开炉没多久,喏,这是第一批,做试验的,我瞧着有的还可以,便搬来了些,正想挑拣几样拿得出手的拿到府中后厨去用。&rdo;
杜荔阳环视了一圈地上的陶器,说实在话,似乎窑炉的温度不够,烧出来的陶色泽有些木,质地也有些粗。不过她不太好直说,便跳过这茬,转而抬头看着合欢花。这一看,竟又动了爬树的念头。这棵树还比较高,心想着站得高看得远,兴许能了解一下司马府的构造,可以帮助&ldo;越狱&rdo;哦。
心念一动,便袖子一卷,抱着树干就往上爬。这一举动,可吓坏了侍女雪和清伯。二人纷纷焦急地喊着让她下来。
她爬到半中央,停下来,回头看看树下的二人,笑道:&ldo;不必担心,我从小爬树爬惯了的,不怕,我就上去看看。&rdo;
不一会儿,她便爬到了合欢树最高的树杈上,再也没法往上爬了,索性坐在了上面。一眼望去,果然,身在高处看到的景象就是不一样。原来司马府如此之大,比她估计的还要大,跟一座公园似的,也难怪,毕竟这里的主人可是楚王陛下的亲兄弟。
清伯着急得跺脚,赶紧吩咐:&ldo;雪,还愣着作什么?快去叫人,把公主救下来!&rdo;
侍女雪领命,慌慌张张预奔出通院。
&ldo;站住!&rdo;杜荔阳喊道,&ldo;雪,你回来,我玩玩就下来,不必找人来!&rdo;
侍女雪望望杜荔阳,又望望清伯,心中为难:&ldo;清伯,奴婢……&rdo;
清伯见此,仰头看着杜荔阳,&ldo;噗通&rdo;一下,便跪在了地上。
吓了杜荔阳一跳:&ldo;你这是做什么?&rdo;
侍女雪见状,也跪了下来。
清伯拱礼,忧道:&ldo;公主,您乃我未来司马府主母,若有闪失,老奴如何向公子交代啊,还请公主准许命人来接您下来。&rdo;
杜荔阳瞧瞧地下这一双对她行了大礼的人,瘪瘪嘴,不情不愿地梭下树来。
清伯心下松一口气。
&ldo;得了,你们起身吧。&rdo;杜荔阳无可奈何道。
侍女雪先起来,又将清伯扶起。
&ldo;真无聊。&rdo;杜荔阳闷闷的,走到蒲垫前坐下。她又随手抱起一尊小巧的带底座有盖子的容器,两边还长了&ldo;耳朵&rdo;方便端放的,这是装带汤食物的东西,依稀记得叫豆,当时上陶器发展史类课程的时候,还拿这名字来打趣过,还想着这家伙长得就像一个&ldo;豆&rdo;字。她左右看了看这尊豆,道,&ldo;这个吧,这个拿来装装炖猪蹄儿不错。&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