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关于文学划分的热潮。
时间进入6月,国家正式批准允许住房商品化这一政策。在群众中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记得年初《红旗》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的文章。
文章指出,住宅是个人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商品化道路,论证住宅属于商品,私人购房与社会体制并不矛盾。
随后,围绕着福利分房是否应该坚持的问题,各家媒体可谓是吵的不可开交。
《人民日报》更是罕见刊登吉省平市建房出售经验的消息,这批住宅同时面向集体单位和个人出售。
随着这一通报落实,关于住房的争论也就此打住。
实际上从79年开始,部分地区已经有了试售住房的政策,可以分为全价套房与补贴售房两种。
像蒋明春这种直接买两套的,放在现在是绝对的生猛人物。
赵家生也很守信誉,在第一时间带着母亲和蒋明春小两口办理了正式的房屋变更。
直到这一刻,蒋明春才算是正式从法律意义上,成为了这两套四合院的房主人。
而在此不久,四合院就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正是《花城》的苏编辑。
这次过来,苏编辑可谓是做了一番功课。
不仅提了几瓶好酒,还带来一幅齐白石的山水画。
“苏编辑,你也太客气了吧!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
蒋明春嘴上客气,手已经抓到画的裱框上去了。
“哈哈,我也不知道春明作家喜欢什么。上次来贵舍做客,见舍内陈设略显空旷。特带此画前来,也算是添几分雅致。”
“雅!太雅了!苏编辑真是有心了,快!屋里请!”
蒋明春端详着这幅画,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乖乖!
这要是真迹的话,以后起码可以卖到百万起步,是妥妥的收藏品。
今天是周六,梁玉萍上午就出去了。
最近一段时间,只要一有空,就被干娘领着去选衣服面料,昨天苏梅都是住在这里的。
进了屋,蒋明春给苏编辑倒上茶:
“来,您尝尝,这是我跟胡口头卖大碗茶的,学来的。”
苏编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嗯!不错!清淡爽口,用来消暑正好!”
蒋明春自卖自夸道:
“看来我这偷学手艺的本事还行?”
苏编辑立刻附和:
“学道靠真传,学艺靠手段。偷来的本事也叫本事。”
蒋明春哈哈大笑:
“别人都说我会拍马屁,我看您才是那个会的。”
苏编辑也笑了:
“没这点马屁功夫,怎么跟春明这样的大作家约稿啊!”
蒋明春知道对方此次前来,肯定是有事儿要找自己,看在对方送自己名画的份上,索性开口道:
“您这次来不单单是为了催稿吧?”
苏编辑表情微微变化:
“实不相瞒,我们想出版春明作家的大作《活着》不知道先生有没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