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无奈地笑:“我适才去拿你要的东西了,又没看见。回来的时候才撞见,本打算让那姑娘进来躺下,可又怕你不乐意,崔公子还急着回去,这就走了。”
说着,把热手巾递给周澈,擦了脸。
灵芝转动眼珠,笑问:“不知那姑娘是崔公子何人?为何来找世子爷,还又哭又闹的……”
“不该问的,你就别问。”周澈放下巾帕,伸手,“东西呢?”
灵芝叹一口气,把袖子里的东西递给他,“都好几年没见世子爷拿出来了,今天是刮的什么风,你又有兴致吹一曲了?”
她侍奉周澈多年,深知二三事。
周澈没作声,接过箫来,那是一把翠玉制成的箫,通身碧绿,在烛光下泛着饱满莹亮的色泽。
他看着,看着,玉箫身上的绿光,在他眼底倒映出碧波。
那碧波,又把他拉回了多年以前……
“明宇,这箫哪儿来的?”
“诶,让我玩玩,让我玩玩……”
“我先来!”
“你们别弄坏了。”
王府花园里,几个孩子在一起追逐嬉戏,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天上万里无云。
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鲜艳明亮。
假山上,一声口哨,把那呆立的孩子拉回来。他转身,看到上面躺着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年,顿时一喜,跑了过去。
“阿澈,你怎么又在这上面?”
“多好啊。”那孩子仰面躺着,看着天上飞过的大雁,“和他们闹什么,你来试试。”
他说你来试试,是想让明宇也躺下来。
两个孩子半躺在假山上,日光暖意融融,包裹着他们。睁开眼,是秋日浩瀚的天空,与飞过的大雁,闭上眼,是假山下涓涓的流水,叮咚作响。
“怎么样?”
“好极了。”
躺了半晌,明宇忽然睁开眼,带着一腔落寞:“那玉箫是老先生送给我的……”
他说的老先生,便是先皇请来国子监的耄耋老人,刚逝世不久,明宇心中一阵感伤,难受得想哭。
他盯着天上,被那日光一刺,眼里的泪水便又倒回去了。
底下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以及吹得跑偏了的音调,玉箫在他们手里传来传去,明宇皱了皱眉。
“等着,我给你要回来。”少年起身,朝他怀里丢下一个东西,转身飞跃了下去。
明宇坐起来,眨眨眼,低头一看,是个陶埙。
不一会儿,那少年便将玉箫拿了回来,奇怪的是,同伴们并不吵闹、也不怨恨阿澈,而是乖乖还给了他,去玩别的东西了。
“嘿嘿,你可真神!”明宇欢天喜地捧着那支箫,左看右看,见没损坏,心中甚慰。
他把玉箫揣进怀里,拿起手中的陶埙,问道:“你这是从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