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已经在他手里了。就在屋内雕梁柱子上,站在凳子上才够得着。
但他不敢拿!
他一直觉得范慎可能已经对他产生了怀疑,他也觉得贾母不留下贾家人陪审的动作很反常,还觉得贾母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忽然回府、和白天那种暴怒的表现反差实在太大。他认为,贾母对那块儿玉如此上心,即使不会熬一夜看范慎审问,但熬个大半夜应该没问题的吧?
而现在天才刚黑,前世七八点的光景,这么早就放弃,贾琏异常警醒,直觉有问题。
他暗中猜测,或许是范慎和贾母暗中达成了共识,派人在窗外暗处监视。
因为这件事中,那些下人们可以严刑逼供,但主子们却不能动。但,下人们,无论是赖家的还是贾府的,几乎被逼问完了。都不是那个黑衣人。这时候,可不就该怀疑主子们了么?
不能用刑的情况下,如果要贾琏选,也肯定会另辟蹊径,比如偷听,比如试探。
而按照一般的情况,拿走玉的黑衣人如果真的是主子中的一个,一进屋,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肯定会先去看那块儿玉,这时候,一定会露出马脚。
许多侦探小说的反派都是这么暴露、然后被主角弄死的。
所以,贾琏虽然非常想看看那块儿玉,并仔细研究一下,但因为这些怀疑,还是极力忍住,直接上床睡觉。
小心无大错!
所以,进了书房后,他和平常一样,洗漱过之后,上了床,倒是没有读书。
他相信,只要他不主动去拿那块儿玉,然后被人当场抓住,范慎即使怀疑,也抓不到他的把柄。
因为在玉已经变成假的、而贾母又心急的想要追回的情况下,此案的关键,就不是调查到底有多少下人被黑衣人收买,而是黑衣人到底是谁!
只有找到黑衣人,才能找到那块儿玉。
而那个黑衣人,就是贾琏。
但贾琏有信心,范慎一定找不到他。
首先,那四个婆子异口同声说的那块儿黑色披风其实并不是黑色,而是深蓝色。
在月光照耀下,在黑夜那种环境下,深蓝色会被看成黑色并不奇怪。
这个灵感来源于前世看的一档破案类节目。那个案子中,警、察死活找不到凶手,后来才发现,嫌疑人所穿的衣服在路灯灯光照射下和摄像头下变了颜色,他们自己亲自试验后才发现这个问题,随后确定了凶手。
他当时印象很深刻,来了这里后,拿了好几种颜色的布料在月光下实验。发现,月光下,那些深色的布料统统都成了黑色,不仔细辨认压根儿认不出来。
又加上那鬼脸吓人,四个婆子一开始就被吓得缩成一团,自然更不会仔细观察。
范慎若想从颜色上查,除非他也和贾琏一样做实验,否则,去找黑色披风,压根儿查不出正确的人来。他这里并没有黑色的披风。
而且,即使做实验,不仅仅是深蓝色,藏青色、深紫色还有其他七八种深色的布料在月光下也都会变成黑色。
他要是想从这里入手,贾琏只能说,范大人,请保重。因为那一期节目说了,那些警、察叔叔们一开始就跑偏了,做了很多无用功之后,才发现这一点。现代社会的都这样,范慎估计会更费劲。
至于婆子们说的个头不一致的话,那仅仅是因为贾琏的披风就是一块儿未经剪裁的布料,非常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