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是有鬼了。
……
三月二日。
代表国论开始的大钟敲响。
他们在秦王专门给建造的一栋双层大殿内,呈筒形,正中心摆着圆台,上面的两个蒲团其中之一是王陆的位置。
“繁文缛节就不必了,国论就这样开始吧。”
王陆绕着圈行礼,大殿内上上下下的文士也回礼。
“这次国论的题是——”王陆很想说出‘如何灭秦’,但这话要是说出,恐怕这帮人不敢回答,回答得越好,死得越早。况且真有灭秦良策,现在说出来不是让秦人提前知道了吗?
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密谋的蠢事,他可干不出来。
“如何让秦国变强。”
——说,你们只管说,以后我提防着点就是。
一身黑衣的墨家弟子上来朝王陆一行礼。
“墨家,墨暄。”
王陆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诸子百家中唯独墨家与道家杨朱学派算显学,第一人不是他,就是另一位。
“我以为秦国之所以弱小,在于秦国的君臣之间不够‘相爱’,上行下效,使得秦人百姓之间也不‘相爱’,因此秦国百姓之间多有斗殴发生。”
“而斗殴产生更多的矛盾,矛盾日积月累变成仇恨。秦人之间彼此仇恨,如何强国?”
“若秦国国君愿推行墨家‘兼爱’,爱护别人就同爱护自己一样,如此秦国无怨无恨,彼此之间因收获而同喜悦,因损失而同悲伤。君民一心,何愁秦国不强?”
“不然。”另一个穿着宽松袍子的人出现,一看就是道家的。
“秦人好斗,无非贪图从他人身上之利,取之不得,故而殴之。”
“若人人贵己,损一毫而利天下,不为也;悉天下奉一身,不为也。”
“秦国可治!”
“不然!”
又是一个家的弟子出来。
他们争论,唇枪舌战,每一字、每一句都对的。
这就好比“对”并不是一个狭窄的点,它不是唯一的,而是一个范围的圆。
圆内的道理统统是对的,但每个道理代表一个方向,有很多时候两个对的道理都在圆内,却方向截然相反。
史迁喘着粗气,面红耳赤,相当兴奋。
这种种的思想的碰撞,这等大场面,是多少史家弟子梦寐以求的。
要不是史家不擅长这些,他也恨不得冲进去加入他们。
史迁趁空档,往王陆那儿瞥了一眼,瞧见他也在记载诸子百家的言论,不由得心生敬佩。
“不愧是王兄,心胸广博,没有门户之见。只要对秦国有益的,都会记下来。”
“秦国有王兄这样的人,哪里还有不强大的道理?”
而王陆看着自己手上的竹简,心里默默急着哪人说得最多,说的最多,获得掌声最多的人,他肯定要优先安排,定不能让他留下秦国。
再就是眼下这些人确实有真才实学,也不知第七日的公孙鞅能不能辩得过……
()
。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