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有利弊,大面积推行教育,势必会增加秦国的【文运】。
以【财力】换取【文运】,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毕竟【文运】高了,就容易【文化胜利】……
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读书固然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文化,可钱是由府库出的,他们读的什么书就由自己来决定。
首先那种能开智的经书,类似《文韬武略》,或是军事书《孙子兵法》云云,以及经商养蚕种植医书,这些全部都不教。
只教最简单的认字,认完字后再教他们阉割版的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很多言论,除了核心思想那部分外,其实有不少地方是通用的。
比如儒家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单这一句话其实就够琢磨一辈子。
什么是善,善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发现……
这些问题能耗费人的精力,而最终得出的答案对秦国的强大没有任何帮助。
这样的【文运】就是涨十万,百万,也不惧。
想想出孔子的鲁国,【文运】算高了吧?
还不是被人灭了国。
这就足够证明单提升【文运】不足以强国。
王陆心中有了大致方向,具体实施起来大概还会有些调整。
“得给它起个名字。”
“灭秦,只给了十年的时间。”
“如今已经用了一年……”
“而它一旦实施起来必然会一直持续下去。”
“那就叫它——九年义务制教育!”
“正好这个名字正好从爹娘口中提起过。”
“得找个时间进宫安排一下它。”
……
让他国的士兵进入自己的领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一国虽然只有两千人,但六国一下就是一万二。
虽然打起来的可能极低,但毕竟不是零。
赵王做了一些必要的防范,才正式定好日期。
……
“白起,适应得如何?”嬴衡负手过来,自从确定了人之后,白起就被丢在军营里,和士卒们互相磨合。
“还成。”白起问道,“是不是赵国那边的日子已经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