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安国大将军,我也可以制定规矩。我来问你,谁的规矩大?”
“当然是你的规矩大。”
“所以啊,你们记得要遵守。听懂了吗?”
“听懂了”
琼英在一旁看的服气。她小声问潘小安。“官人,这是啥道理?”
“道理很简单。他自己都不守规矩,怎么让别人守?
他想让族人听话,他们必须先听咱们的话。”
潘小安说的有点绕。但琼英听明白了。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安国奉行节俭。桌上的点心和茶水,你们要记得带回去。”
潘小安这句话,说的有点多余。
好几个部落人,已经将钢杯装到了挎兜里。
而那些带着糖分的点心,他们更是喜爱的不得了。
盐与糖,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极为重要的物资。
这两样,也是人特别需要和喜欢的物资。
“尉台,鹿坨,你们跟我来。”
众人来到校场。校场上,站满了安国士兵。他们排成方阵,从哪一边看,都是直线。
潘小安登上高台。
他目视众人,众人不敢与他目光相对。
“国以民重,国以旗显。民喜安,旗喜扬。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尉台”
“在”
“接旗”
尉台慌慌张张来到台上。他刚要下跪,却被潘小安阻止。
“安国旗飘扬的地方,是人站立生活的地方。”
尉台不是很明白。但他听懂了,震撼了。
虽然他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但他觉得,安国在不久的以后,会很了不起。
尉台聪明啊。潘小安不让他跪,他就站直了身体,挺起了胸膛。
潘小安将旗交给他。
尉台接过旗,退到一边。
接下来是鹿坨。
鹿坨接过旗,也退到一边。
“安国旗悬挂的地方,就是安国的土地。悬挂安国旗的百姓,就是安国的百姓。
若是你们遭遇了饥饿和苦难,不用怕。有个强大的安国,在背后支援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