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员在几个盾牌手地保护下,拿着铜皮喇叭,呜哇呜哇地喊了半天,牛家堡的人依然是无动于衷。
不仅没有投降,还在拼命叫嚣,看样子是准备顽抗到底。
好吧,牛家堡的人根本就没听明白红巾军喊了些什么。
一是口音问题,二就是现场太过嘈杂,红巾军教导员离得又远,根本就听不清楚。
其实,红巾军压根就没打算光靠咋呼几句,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果对方识时务,不用说话,仅是看红巾军的威势,就会乖乖出来投降。
如果对方不愿意,红巾军就是喊破喉咙,照样也没用。
不过,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机让教导员锻炼一下口才,同时也激发一下自己人的怒气值。
当然,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火炮还没有运过来。
虽然六斤的钢炮不是很重,但也跟不上陆战队员行动的速度。
再加上海上行船,牲口们身体有些不适,拖动火炮的速度难免就慢了一些。
别误会,“牲口”不是骂红巾军战士,是真正的牲口,干活的骡马那种大牲口。
为了运输物资方便,海军也是有畜力的。
每次出海,都要带上一些牛骡之类的大牲口。
不仅有牲口,还有可以拆卸的简易大车,这些都是基本配置,算不上稀奇。
……
一刻钟后。
四匹健壮的骡子,拽着两架炮车,抵达了牛家堡。
一般的堡墙,两门六斤炮基本够用。
卸下牲口,炮兵开始布设火炮阵地。
这也是基本要求,无论对方表面上有没有可以反制的手段,炮击之前,都必须布设好炮兵阵地,不能直接把火炮放在地上就射。
王宇对军队要求之严苛,已经深入红巾军将士的骨髓,别说王宇就在跟前,就是远在青州城,海军将士也不会打丝毫折扣。
红巾军的中高级军官,几乎全都是最早跟着王宇的五百半大小子。
从当初狗屁不懂的农家子,到现在手握重权的红巾军将领,这帮小子完全就是由王宇一手带出来的。
他们处处向王宇学习,处处向王宇看齐,处处以王宇为榜样……
王宇说的每一句话,在他们看来都是金科玉律,完全就是发自肺腑地敬佩,根本就不可能违背。
真要是有些家伙阳奉阴违,也不可能走上红巾军的中高层。
在红巾军中上位,靠的可不光是人情关系,自身的能耐和战功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