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瑶的种田生活》最快更新[630kan。cc]
自从江建国家的西红柿大批量下市,村里人已经眼红很久了。
首先,它的价格是美丽的2块钱。
其次,平常人家一亩地。
露天西红柿是3000-6000公斤的产量,可大棚反季节西红柿是8000-10000公斤的产量。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普通人家一斤5毛钱的西红柿,一年最多赚6000块钱。
这6000块钱,还包括材料费和人工费等乱七八糟的。
可反观江建国家。
就算人家亩产9000公斤,取个中间值。
则一次可赚3万6千块钱。
这简直就是旁人家的6倍!
但还有一个事实,人家是大棚西红柿。
意思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
若一年种三次的话,再错开高峰期,就有大概十万的收益。
这一年的收益,投的本钱基本上出来了。
明年的话,人家岂不是赚了?
家家心里都有本账,又是种地的行家。
大概上可以估个八九不离十。
眼下,村里已经有部分人开始蠢蠢欲动。
还有一批人,埋头算算前期投入的成本,再看看自己的口袋,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时,李文昊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我也不想拐弯抹角,今天就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想问问建军叔家能不能带我们一起种大棚西红柿?”
感受到开会的人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李文昊语气有些迫切。
“虽然我们也种,可是毕竟大棚这一事上没有经验。
若建军叔你们带着我们,那岂不是省事多了?”
被点名的江建军还没有说什么,在一旁的李永义却张了口。
“虽然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可他们带我们是情分,不带我们是本分。
这一点,大家还是要清楚呢!”
“永义爷,大道理你再不讲,我们都懂!”
人群里有人高声喊出来。
打眼一瞧,是李文昊的哥哥李文博。
李永义笑了下,正准备说些什么,旁边的李彦平开口。
“我先说两句。
我们在座的人,大多是在李家村土生土长的。
今日,我也把丑话说在前头。
大家要跟着我们种植大棚西红柿,我们都没有意见,甚至还很欢迎。
但是,若跟着我们种,万一赔本了,我们可不负责。”
这句话一出,人群中静了一瞬。
前面还跃跃欲试的几人,瞬间没了深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