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重生三国之武安三国 > 第17章(第1页)

第17章(第1页)

而在往后的几天内,各路诸侯也纷纷到达了陈留城,他们分别是: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太守韩馥,豫州刺史孔伷,究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河内郡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当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再加上一早就到了的渤海太守袁绍,北海太守孔融,还有陈留太守张邈和此次讨伐会盟的号召者曹操。就是此次讨伐董卓的全部人马了。

几天后,曹操分别派人邀请各位诸侯前来议事。别看来的诸侯多,实际每个都才带了一到两万人马而已,像袁绍这些带了三万人马的,居然已是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了。也就是说,即使这些诸侯加起来,实力也就比坐拥长安洛阳的董卓稍强一点而已。待各诸侯纷纷齐聚坐下后,曹操开口说道:

&ldo;想必各位都知道,此次曹某邀请各位前来会盟,为的就是要一举歼灭国贼董卓,以还我大汉朗朗乾坤。今天召集大家过来,也是想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个出兵的方法。&rdo;

&ldo;王某以为,在讨伐董贼之前,应当在在座各位之中选出一位,作为此次会盟的盟主,以便行事,大家以为如何?&rdo;就如同历史一般,曹操的话音刚落,河内郡太守王匡便提出了选举盟主的建议。

只是,他这话一说,所有人顿时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曹操。

第十四章陶谦也是来做观众的

当王匡一提出要选举盟主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曹操。虽然,这并不代表大家心里都想选曹操为盟主,只是这次会盟毕竟是由曹操发起号召的,如果曹操不发话,大家也不好意思推荐别人成为盟主。

&ldo;王大人说得不错,要是能选出一个盟主,对往后的作战也是大有助益。但曹某自知本事低微,此次发起号召也是代天行事,希望各位可以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盟主。&rdo;曹操一开口就表明不会争当盟主,这倒让不少诸侯心里暗自惊讶,摸不准曹操的心思。当然,这可不包括武安国。

&ldo;曹操这家伙,还真是会装呀。&rdo;武安国知道,如果真要论实力,曹操在一众诸侯中至少也是排在前几位的,如果不是自己提前穿越了过来,使得北海多了太史慈,管亥,陈宫三位,又收服了三万黄巾,北海的实力恐怕就要排倒数了。

虽然许多人的摸不透曹操的心思,不过既然曹操说了无意挡任盟主,众人也就打破了开场时得安静,开始纷纷议论起盟主的人选来了。而武安国一看自己的老大孔融正在和陶谦在闲聊,也就懒得理会这两位老人家,转而观察其他人来了。目光在现场来回转了一圈后,武安国忽然全身一震,目光死死地盯着正站在北平太守公孙瓒身后的三个人。

这三个人,一个个都身穿普通士兵的服装,手上也没能武器,除了一个脸好了一些,一个脸黑了一些,一个耳朵稍微大了一些以外,也就没什么特别之处。虽然在那红脸和黑脸的大汉长相十分威武,但在这乱世之际,有此长相的勇武之人也不在少数,因此倒也没有特别引起其他诸侯的注意。

但是,别人或许不会因为这三个人而激动,但是武安国却不可以,因此就是这三个人,日后个个都成为了威震天下的英雄人物。耳朵长长的正事日后三分天下的蜀国开国皇帝刘备,红脸的则是日后威震华夏的武圣关羽,而黑脸的自然就是那被誉为&lso;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rso;的猛张飞了。

来到三国也快一年了,要论当世良臣名将,除了太史慈,还有小孩版诸葛亮,武安国也就数今天最兴奋了。本来曹操手下也有不少名将的,可是这家伙似乎真的打算这次要&lso;装&rso;到底了,居然只带了个曹仁来,害得武安国大失所望。

&ldo;天下,天下?&rdo;就在武安国一边看着刘关张一边在心里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听到耳边有人在叫唤自己的名字,扭头一看,原来是孔融正在叫他。

&ldo;来,恭祖兄,这便是我北海的上将军武安国,字天下。之天下,快来见过陶大人。&rdo;原来是孔融和陶谦聊着聊着,陶谦见孔融身边一人长得魁梧异常,气势不凡,于是向孔融问道。

&ldo;见过陶大人!&rdo;对于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者,武安国也是恭敬有加。毕竟陶谦和自家老大孔融一样,都是备受百姓爱戴的,而且在历史上,陶谦在临时前为了徐州得以延续,竟然选择让给了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实在令武安国有些敬佩。

&ldo;天下!?&rdo;听到武安国的表字竟然是天下二字,陶谦也是震惊不已,虽然说现在汉室暗弱,但如此取字,依然是有些过于张狂了。

&ldo;不错,此字乃末将自取,意在为天下百姓不遗余力。&rdo;武安国自然知道自己这个表字在这个时代很吓人,不过既然都取了,只好想办法自圆其说了。

&ldo;哦,原来如此。&rdo;听了武安国是为了天下百姓【才怪】,才取的这个表字,陶谦的脸色才稍稍好看了一点,随后又问道:&ldo;你便是那在北海,以一招大败三万黄巾乱党的武安国?&rdo;

&ldo;又来了。&rdo;武安国现在终于可以理解后世那些明星每次上台解释舆论时的痛苦心情了。自当日北海大胜后,武安国的名声便渐渐在青州一带开始传了开来,后来在琅琊,武安国也同样是&lso;一招&rso;【民间传言】,击败数千来犯贼寇。更是让附近民众争相传颂,这不,连远在徐州的陶谦也听说了此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