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沈外婆~怎么我站在这儿这么久了您都没见到我呀?”
&esp;&esp;沈知嫣的外婆嫁人后就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了夫姓,在那个年代并不罕见,于是她们这些小辈也都习惯了叫她沈外婆。
&esp;&esp;老人家看着俏皮的姜若礼,笑意更甚,亲昵地抓着两个孩子的手:“阿礼今天也来了呀,你不乖,好久没来看外婆了。”
&esp;&esp;姜若礼吐了吐舌头,撒娇道:“我刚结婚嘛,很忙的~这不是今天就跟着嫣嫣来看您啦~”
&esp;&esp;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裴子归来当借口。
&esp;&esp;好用,还不收钱。
&esp;&esp;老人家也不过是打趣两句,怎么舍得真的责怪。
&esp;&esp;“既然来了,就去藏经阁抄几遍心经再走。”
&esp;&esp;沈知嫣自小就被要求抄经,习惯了。今日心绪波动,的确需要抄几遍经书平平心气。不用外婆说,她也打算这么做。
&esp;&esp;青山寺的藏经阁一楼有专门的一片区域给进山上香的游客,上面放了不少种类的佛教经文,都是好心人捐赠的。
&esp;&esp;如果有兴趣有时间的,可以坐在位置上抄抄经书,还能提供茶饮服务。
&esp;&esp;今天不是周末,藏经阁这会儿并没有什么人。
&esp;&esp;一跨进门,姜若礼就朝着茶吧的方向走,而沈知嫣则准备走向角落的桌子,两个人的性格昭然若揭。
&esp;&esp;“嫣嫣,你喝什么?”
&esp;&esp;姜若礼压低了声音,目光在手写的茶水单上流转。
&esp;&esp;“都可以。”
&esp;&esp;话音刚落,坐在前台小桌旁抄经书的年轻男孩抬起了头。
&esp;&esp;“沈知嫣?”
&esp;&esp;被叫了名字的女人顿住脚步,在看清楚男孩面孔的时候,莞尔一笑:
&esp;&esp;“小麦谷,你怎么在这儿?不用上学吗?”
&esp;&esp;江麦谷是寺庙收养的孩子,据寺里的老师傅说,那年冰天雪地,江城十年难遇的寒潮。早上刚一开寺门,她就发现门口有个婴儿嗷嗷大哭,可怜死了。
&esp;&esp;报警之后实在不忍心,寺庙就代为照顾了江麦谷。
&esp;&esp;后来江麦谷长大了上学需要户口,寺庙住持正式去派出所办理了手续,领养了小麦谷。
&esp;&esp;小麦谷从小就是在寺庙长大的,被一群师傅轮着养。
&esp;&esp;他从小就皮,三天两头就打架,有一次,山下的小孩骂江麦谷是尼姑堆里长大的娘娘腔,江麦谷二话不说就冲上去和人家扭打在一起。
&esp;&esp;沈知嫣下山去小卖部偷偷买烤肠吃,碰巧就遇到了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