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最新章节更新内容 > 第62章 刘备称王(第2页)

第62章 刘备称王(第2页)

孟获连连应诺,从此返回了南中,振兴南方,暂且不提。

七月初,桓侯大顶着烈日酷暑,回到了阔别一年多的故乡成都。先主与孔明率文武岀城迎接。张飞老远就看见了先主,立刻跳下马来,快步跑向刘备,他拉住刘备的衣袖,单膝下跪口称“大哥,三弟回来了”。

刘备也激动得说不岀话来,他扶起张飞,口中只说“回来即好,回来即好”,刘备又与出征的众将打了个招呼。众将急忙下拜,连声高呼“蜀公干岁!千岁!千千岁”!桓侯又与孔明等人一一见礼,大马方才上马回城。

这时桓侯在人群中,忽然看见了几个熟悉,而又娇小的倩影,啊!原来是夏侯涓,樊迎春,张灵儿,张珊,刘娥和刘慧姐妹六人,他纵马来到众美的身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大家进城各归府地,休整了七八天,桓侯上蜀公议事大厅来见刘备。

进了大厅,见先主、孔明、庞统、贾诩、陈群、法正都在。大家互相打个招呼,然后坐下。张飞问起了曹操,孙权有什么异动,孔明说估计曹操早迟会兴兵犯汉中,而孙权自从在巴丘偷袭了从漓江返回的水师兵卒之后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张飞率兵平定南中,安南,交趾,澜沧,占城的事情传到了江东,孙权大惊,时鲁肃已经去世,他提拔了行伍岀身的吕蒙为江东兵马大都督,吕蒙是少壮激进派,自从升官之后,古语说“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又想以合肥为突破口,进军江淮。而陆逊也渐渐的脱颖而出,在军事上显露出自己的才能来。他以副都督的身份调兵遣将,作好逆江而上谋夺荆襄的准备。孙权也没有干涉他们的计划。毕竟上古就有“干罗十二为丞相”之说,也该让他们岀山历练了。

曹魏也得知了桓侯收服南方之事。魏王曹操从华容道到现在已有十一年之久了,就算动武也不算失约。他早就想收拾织席贩履的刘大耳了,现在北方已经全部安定,辽东也俯首称臣,唯有的是刘大耳和那碧眼小儿、紫髯鼠辈!现在刘备势力大增,已经从三足鼎立的老三成了二哥。而欣然有与自己并肩之势。如不收拾他,若待他们再吞并交州,势力会迅速蓬勃发展起来,那时就更加为难了。为了牵制蜀中不能一致对外。他派人乔装打扮潜入了交州。

而士燮得知魏使到之后,他与魏使互相交谈,后来达成了协议,不管刘军和孙氏或曹魏争锋,他士燮都决心偷袭骚扰后方。原因是关公水兵借道过安南占城之时,他不知是哪个脑壳搭铁,偷部队袭杀了荆州水军一万四千多人,结下了世仇。由于他知道刘备等人不会放过他,特别是张三爷是有仇必复的性格,眼中藏不得半泣沙子,而且刘备又把军权下放到张飞的手中。

只要张飞一声吼叫,百万大兵就会敝日遮天而来。所以才与魏使一拍即合。

当然这些始终逃不过张飞,孔明,和庞士元的法眼!只是天气炎热,双方都没有动兵。

曹操封王已久。为了在政治上平衡,以便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张飞致书在荆州的关二哥,说与众文武已经商量好了,决定推举大哥刘备为汉中王,别在气势上输与曹操,关公沉思了好几天,还是点头同意了,并回书与张飞。

于是桓侯邀请左军师孔明,右军师庞士元,御史中丞贾诩,司徒许靖,尚书令法正,副便李严,董和,刘巴,吴懿,糜竺等人商议,决定推举刘备为汉中王,大司马。大家经过多次的反复磋商。最后一致同意推举。当下张飞,孔明,庞统带头,率领文武百官,奉上劝进表,尊举刘备为汉中王。

刘备还不知何以,他倒是真心的推辞了几次,最后驾不住众人之意只得应允。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秋九月,筑坛于沔阳,方圆数里,分布五方各设列旌旗仪仗,群臣皆依次序排列。

许靖、法正恭请玄德登坛,进冠冕玺绶讫,当下面南而坐,受百官朝贺正式称汉中王。立世子禅为王世子。加封关公为荆公,仍领镇荆襄。加封张飞为定国公,为汉中王驾下兵马大都督,掌征伐大权,但凡西川,汉中以及新附南中的一应军马钱粮,任凭调度,并赐下黄钺、白旄。

孔明,庞统,贾诩,陈群,徐庶,法正,刘巴皆封县侯;赵云,张合,太史慈,徐晃,张辽,高顺,臧霸,甘宁,文聘,马超,黄忠,吴懿,严颜,魏延,刘封俱升封乡侯;关平,张任,刘璝。庞德,马岱,王平,许靖,法正,李严,刘巴等人为亭侯;冷苞,邓贤等人封为关内侯数十人。其余的大小臣僚各有迁升。

刘备即位称汉中王后。即修表一道,差人送住许都,表曰:

备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

奸是董卓,伪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赖陛下圣德威临,人臣共应。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惟独曹操,久未枭除,侵占国权,恣心极乱。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最终导致曹操穷凶极恶,戮杀主后并毒害皇子。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辜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

今臣僚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暴,帝王相传,此道不废。

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力。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为大司马、汉中王。

臣反复思考,承受陛下之隆恩,肩负着一方之重任,却没有什么成效,已经得到了陛下超高的隆恩,不应该再受高位。以免加重臣的罪责和别人对我的非议。但是部下文武群僚以大义责备于臣,臣退而考虑到贼寇未除,国难未息。宗庙位临危险,国家也有灭亡的可能。

因此,在这令臣忧虑的时刻,如果能顺应形势,变通权宜,使朝廷得到安宁,即使是赴汤蹈火,臣也在所不惜。所以臣接受众人的拥戴,接受了印玺,来保卫朝廷的尊严。

臣抬头想到了爵位和名号,位高而权重;低下头来思索该怎样才能报效国家,忧虑深而责任重。心中的惊恐之状如跌入深谷一般。所以臣唯有竭尽全力,激励军队,率领帐下文武,顺应天时,来保卫朝廷的尊严。现在臣诚惶诚恐的进献这道表文,奏与陛下知晓。

要知道这道表文申报到许昌之后,能引起各方的什么反应,请看下文再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