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I特战干员们在莫斯科的战地医院中经过几个月的修养,终于恢复了元气。
那些曾经在冰雪地狱中拼命挣扎的身躯,如今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2037年4月的天气逐渐回暖,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洒在大地上,空气中带着一丝清新的泥土气息。
这正是从极寒的战场撤回来的他们,所需要的安静与温暖。
医院的环境并不奢华,但对于刚刚从死亡线上爬回来的人们来说,这里便是最珍贵的疗养之地。
重伤员们依靠先进的m-5Relink神盾脑控外骨骼作战系统,渐渐恢复了战斗力。
这一技术的应用让那些曾经饱受重创的特战干员们,得以重新站起来,重回战场。
外骨骼系统通过脑波直接操控,能够迅速恢复丧失的肢体功能,为伤员提供强大的辅助力量。
每个人都在逐渐适应着这项新技术,身体逐渐恢复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自己与战甲之间的契合度。
在一间训练室内,威龙正在试着掌控外骨骼作战系统,他的眉头紧锁,专注地盯着面前的虚拟界面。
外骨骼的动作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顺畅,微妙的调整间,系统似乎总是有些反应迟滞。
威龙脸上浮现出一丝焦虑,他知道自己的时间有限,必须尽快适应这一新设备,才能在接下来的任务中发挥出最佳状态。
而一旁的红狼则始终保持着冷静和耐心,他站在威龙身后,轻声指导着。
红狼的目光沉稳,眼中充满了经验的智慧,他看得出威龙有些急躁,便提醒道:“别急,放松,感受它,就像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一样。只要你让它成为你的一部分,系统就会听从你的意志。”
威龙听从了红狼的建议,深吸一口气,渐渐放松了身体,将注意力集中在外骨骼的每个细节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找到一些节奏,动作变得愈加流畅,仿佛外骨骼真的与他融为一体。
虽然还有一些小问题,但他已经能够控制住了大部分动作。
两人有说有笑,红狼时不时地开个玩笑,威龙则不时笑出声,气氛逐渐变得轻松。
虽然身上仍有伤痕,心里也积压着战争带来的阴影,但在这一刻,他们似乎暂时忘记了过去的痛苦。
战友间的默契和陪伴,让他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虽然外面的世界依然充满动荡和未知,但至少此刻,他们可以在这一片宁静中找到片刻的安宁与慰藉。
四月的莫斯科郊外仍飘着铁灰色的雪霰,红狼透过防弹玻璃望着医疗区外那片白桦林。
第三代全封闭战地医院的外墙布满蜂窝状能量装甲,屋顶的粒子过滤网正将放射性尘埃凝结成淡蓝色冰晶。
走廊里飘来伏特加浸泡手术器械的刺鼻味道,这让他想起三个月前那场遭遇战——低温让阵亡者的血液在雪地上绽放成红色珊瑚。
威龙的机械义肢突然迸出电火花,这个四川汉子踉跄着撞上战术模拟舱。"脑神经接驳率83%?这破铁壳子比西伯利亚棕熊还难驯服!"
他扯开领口散热模块,露出锁骨下方蜈蚣状的神经接口疤痕。
m-5Relink系统的黑色外骨骼正在医疗舱内自动校准,当威龙重新戴上脑波感应头盔时,六边形纳米单元如同活物般攀附上他的脊椎。
红狼注意到控制屏上的突触映射曲线剧烈抖动——这具原型机搭载的量子生物芯片显然还未适应中国人特有的脑波频段。
红狼突然将训练弹砸向威龙后颈,外骨骼的主动防御系统却比人体反射快0。3秒完成了格挡。
窗外的夕阳将防爆掩体染成血橙色时,两人躺在光子理疗床上分享能量棒。
红狼面部的仿生皮肤因强辐射微微卷边,露出下面闪着冷光的钛合金支架。
红狼擦拭着目镜上的冷凝水,状似不经意地抛出一句:"听说苏媛列兵的宿舍监控录像里,某位四川壮汉送行的画面持续了3分12秒?"
威龙刚完成第五代神经同步校准的外骨骼突然僵直——这具能抗住30mm机关炮直击的战争机器,此刻的异常数据却来自操纵者骤升的肾上腺素。
医疗舱顶部的生命体征监测器发出蜂鸣,将他的心率波动投射成悬浮在空中的红色曲线。
"她现在是苏媛中士了。"威龙摘掉渗出汗液的脑波传感头环,战术平板自动弹出晋升令的全息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