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一听到这案子与她有关,庆言便有些不想参与。
&esp;&esp;眼下,苏檀已经把话说到这地步了,庆言也不好多说什么,继续聆听下去。
&esp;&esp;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庆太乙的死讯也传回了大吴王朝国都,吴都。
&esp;&esp;事关重大,大吴王朝得知此事之后,举国震惊。
&esp;&esp;当即大吴王朝就派了人赶来京都,随行人员之中,其中不乏庆大儒的学生。这些人中,就有几位学生乃是大吴王朝的皇子,也跟随外交使臣一同来了京都。
&esp;&esp;大吴皇室皇子来到京都,自然免不了大齐还是要尽一下地主之谊。
&esp;&esp;在处理好大儒的案子后,在五皇子的牵头之下,举行了一次文会,把大齐境内有名的文人雅士齐聚一堂。
&esp;&esp;当时,为了皇室颜面,五皇子苦口婆心的请求下,漓菱公主最后还是答应了参加文会。
&esp;&esp;可就在文会之上,大吴王朝的三皇子,见到漓菱公主之后,对漓菱公主一见倾心。
&esp;&esp;返回吴都之后,大吴的三皇子就面见大吴皇帝,提出联姻的请求。
&esp;&esp;不出一月后,大吴外交大臣真就带着大吴皇室的书信以及重礼,来到京都提出通婚的请求。
&esp;&esp;怀真帝乍闻此消息,以为大吴是有什么预谋,当他们看到盖着大吴皇帝玉玺的书信,以及大量价值连城的重礼,怀真帝才相信了此事的真实性。
&esp;&esp;当晚,怀真帝就召集了皇室的皇子公主们,共同商议此事。
&esp;&esp;此事一旦议成了,那么大吴也要把公主嫁到大齐来通婚,如果只是把公主嫁过去,那就不叫通婚,而是叫和亲了。
&esp;&esp;这种通婚礼仪,也可以用一句俗语来表达。
&esp;&esp;那就是,交换人质。
&esp;&esp;可就在皇室成员议事之后面见花魁
&esp;&esp;庆言伸手接过,定睛一看。
&esp;&esp;其中一件东西,此物正是皇恩令。当初在宫中查贵妃被害案之时,他就凭借此物,出入皇宫办案。
&esp;&esp;只要手持皇恩令,皇宫内大部分区域,都可以畅通无阻。
&esp;&esp;另外一个东西,待看清此物之后庆言先是一愣,旋即明白了苏檀的意思。
&esp;&esp;此物,是一块鎏金腰牌,锦衣卫被赋予此令牌后,便代表对方锦衣卫百户的身份。
&esp;&esp;苏檀的意思,显而易见。
&esp;&esp;庆言,升官了。
&esp;&esp;要知道,庆言入职锦衣卫的时间,还不足半年。
&esp;&esp;遥想半年前,庆言还在云梦衙门当一名籍籍无名的捕快。
&esp;&esp;转眼,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不但加入了锦衣卫,还升任为锦衣卫百户。这等升迁速度,自锦衣卫创立他还是头一个。
&esp;&esp;虽然说锦衣卫是苏檀的一言堂,但是如此快的提拔一位实力平平的锦衣卫,肯定还是需要宫里那位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