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依冷冷地说:&ldo;我们换班了,你又拿工作来给王贺上尉做?&rdo;
袁世江连忙挤到前面说:&ldo;你别误会。&rdo;他举着水果篮子说:&ldo;我们这次是纯粹的探望病人的。&rdo;
今天看来李依依的心情不错,居然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了他们,进到程子强的病房,郎亦文立刻解开了军装的两颗扣子说:&ldo;哎哟,措不及防,吓我一跳,这个李依依,比倭子还难产,弄出我一身汗来。&rdo;
程子强笑道:&ldo;你那汗不是吓的,是热的,这屋暖气开的足。&rdo;
袁世江也笑着解开衣服扣子说:&ldo;确实热,我这儿也开始出汗了,你这是在过夏天啊。&rdo;
程子强问道:&ldo;我自从开这里之后就没回去过,怎么样,凯迪把那帮新卫军折腾的如何了?&rdo;
袁世江很淫荡地笑着说:&ldo;你快别提她了,要说训练士兵,她真是一把好手儿,可就一点不好……&rdo;说到这儿,袁世江故意不说下去了,郎亦文嘴角也露出坏坏的笑容。去看书
原本袁世江想卖个关子,让程子强问下去,可程子强却偏偏不问,倒把袁世江卡在那里了。
&ldo;你就不想知道她哪点儿不好?&rdo;袁世江最终还是熬不住。
程子强咧嘴一笑说:&ldo;还能有啥,凯迪还在东四省的时候就借了我的留声机去诱惑韩天,现在一定是积习难改呗。&rdo;
袁世江叹道:&ldo;和你聊天真没意思,一点悬念都没有。不过这个凯迪还真风骚啊……子强……这个这个你见识的洋妞儿多,是不是洋妞儿都这么风骚啊。&rdo;
程子强道:&ldo;若说这欧美女人呢,却实比咱们华夏女人开放些,可同时个性也强,想咱们国家这种男尊女卑的普遍现象在他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去看书至于凯迪嘛……只要她不影响训练士兵,其他的还是宽容些吧,她很苦的。&rdo;
袁世江说:&ldo;她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我看不出哪里苦。&rdo;
程子强说:&ldo;因为欧战,她当了三次寡妇。&rdo;
这时郎亦文见话题沉重了,就插嘴说:&ldo;子强别扯远了,你和她逃亡了小半年,没失身吧。&rdo;
袁世江一听拍着大腿说:&ldo;对了,我一直也想问来着,你们是不是也有……这个……&rdo;
程子强笑着骂道:&ldo;二位长官,你们不要这么淫荡好不好,就我这身子骨儿能行吗?&rdo;
袁世江笑道:&ldo;你受伤了是不假,可你家老二没受伤啊……啊哈哈哈&rdo;
郎亦文平日在军队里要摆出少年老成不苟言笑的样子来,到了这里难得放松一下,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正笑的起劲,门突然被打开,李依依探进头说:&ldo;这里是医院,请保持安静。&rdo;
三人立刻强忍了笑,袁世江的腮帮子也鼓出两个包来。
见屋里的人都安静了,李依依关门出去了。程子强忽然坏笑着说:&ldo;世江刚才老二老二的说,搞不好人家都偷听去了。&rdo;
此言一出,袁世江再也忍不住,立马又爆笑了一回,不过这次李依依没有前来制止。
开了几句略带荤腥的玩笑话,几人开始进入了议题。
郎亦文这次去首都石头城只要来了一个旅的编制,按照时下华夏军队的编制,一个旅下辖两个团四个营。这点势力是没办法和凤三抗衡的,倒不是郎亦文非要争个什么,只是势力小了做点其它的什么事情都难,催不来款,要不来枪,这股小小的势力早晚要被别人吞并,一旦失去了独立性,那么万事就要由别人做主了。
为此郎亦文还是想了一些对策的,因为人员不成问题,他是著名的抗倭英雄,前来投奔的人是不少的,因此郎亦文设立了若干诸如教导团,士官训练团、新兵补充团等编制,打擦边球来收容人员。不过他的野战部队是要注定打造成一只精锐的,在东四省的战斗中,他深刻明白了,军队的战斗力是多么的重要,乌合之众人数再说也只有溃退的份,难怪古人说兵在精不在多。
郎亦文采取了程子强的建议,把一旅两团制,改编为一旅多营制(暂编三个步兵营),并以营为基本独立的作战单位,这样编制的好处一是由于旅的编制内没有团,减少了机关闲杂人员,另外由于没有团的编制,为教导团等单位编了一个存在的借口。二是这种编制更适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不过这种编制也不是说编就有用的,其通讯条件一定要跟上去。为此郎亦文几乎是拼了命的搜集通讯器材和人才,他的标准是:前出小分队,哪怕只有一个排的兵力,也能得到通讯器材的支援。这在欧洲军队里不算什么,但是在华夏已经是头一号了。事实上,在郎亦文指挥装甲突击集群的时候,当时部队的通讯保障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一标准。郎亦文食髓知味,故而乐此不疲。
解决了部队的编制问题,另一个头痛的问题又来了。
第八章令人头痛的问题(二)
武器。没有了武器,再精锐的部队也不能发挥他的威力。东四省残军败退进关内时,随身根本没携带什么武器,就算有一些,在之后的颠沛流离中也遗失殆尽了。眼下只从郎亦文的部队来看,别说是重武器,就是枪支也十分缺乏。郎亦文这次去要编制,同时也是要装备,中央统帅部只给了他九个连的建制轻武器,细算下来勉强够装备一个团的,可去军械库才知道,这个所谓的连建制轻武器,只包括50支792手动步枪和两挺洛克人轻机枪,而且都是旧货,一看就是被其他部队淘汰下来的垃圾。眼看着这个&ldo;侄子&rdo;着急,朱汉之到是大方,送给给郎亦文50支晋造冲锋枪和一批子弹,并承诺:&ldo;咱们晋西虽然穷,军工底子薄,但是只要世侄你开口,别的不敢说,手榴弹管够,这个咱们自己就能生产。去看书&rdo;就为了这句话,郎亦文又大大的欠了朱汉之一份人情,不过人情嘛,都是欠来欠去的。郎亦文欣慰的是,从关外逃出的不少军工人才归于他的麾下了。原本东四省的军工能力还是很强的,号称每天可以提供一个步兵营的武器装备,此外还可以生产150重型迫击炮。但东四省沦陷后,大量的人才流失凋零。郎亦文以这些人才为骨干,建立了独立旅军械修理所,所长任命为中校军衔,这个待遇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