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军官。
虽说华夏军也有不少军官因为战败和部队失散流落民间,但是这些人普遍的素质不高,加之倭军急于招人,通常对愿意来投的都委以重任,明明只是个干排长的材料,为了显示倭军求贤若渴,就给个营长干干,这样一来,组建起来的所谓皇协军,警备队之类的伪军部队战斗力如何,也可想而知了,因此倭军希望能多找些既有能力,又有名望的高级军官出来撑撑场面。所以当内田悠仁在红磨坊监狱的花名册上看到程子强的名字时,暗叫捡到宝贝了。
对于程子强,内田悠仁其实和他还是有过近距离接触的,内田悠仁还打了程子强一枪,但是两人相互间并不相识,或许谈起偷飞机的事情来,大家可以谈到一起来,但是程子强隐瞒还来不及,哪里会主动说出来?
不过内田悠仁毕竟是搞情报的,通过分析就知道程子强所说的,从东四省就被游击队逮捕的话是不信的。华夏人怎么处置汉奸,内田悠仁清楚的很,谁会千里迢迢的把一个疑似汉奸从敌占区押回石头城来?此外还有些蛛丝马迹,内田悠仁现在也不愿意去整理分析。他只知道程子强在东四省参与的几次战斗都打的不错,至少在东四省的军队里应该是有些名气的,而且程子强的父亲原本也是江北的望族,曾在倭国东大留学过,因为出任东四省临海市市长,家产都被华夏政府抄没了。这次中港以及石头城地区要重建,缺乏市政干部,毕竟倭军在东四省经营的久些,因此会有大批的华夏人南下任职,根据军部的消息,程子强的父亲既有可能出任石头城的市长。
第四章父辈的恩仇
程子强的父亲程亚元,其家族在江北一带也算名门望族,这让程亚元自幼有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除了私塾的四书五经,还专门到县城去读了中学。
中学毕业后,程亚元意图去中港上大学,继而去倭国留学,但这个时候他的父亲一纸书信将其唤了回来,因为他已经二十多岁,按照老辈子人的观念,也该成家立业了。
亲事是自幼定下的,那家的女孩幼时也长的小巧可爱,家境也不错。可惜一场大火使得家境中落,女孩也瞎了一只眼,嗓子也给烟熏坏了,成了个半哑巴。
程亚元的父亲是个讲情义的人,背信弃义的事情是决计不做的,可程亚元正是年少风流的时候,学习成绩又好,常以才子自居,幼时又读惯了才子佳人的传说,一听说自己要娶个独眼哑巴女人,那还了得,自然是寻死觅活的不干。程亚元的父亲叹道:&ldo;知道是委屈了你,可是咱家书香门第,背信弃义的事情是决计做不得的。反正现在还可以纳妾,以后三妻四妾的全由着你。&rdo;
这老头说道这个份儿上,已经是做了很大的让步的,因为成家向来以君子自居,纳妾的事情不是没有,大多是长辈赐的陪房或者是因为无子。这次程老太爷为了不背信弃义,有些事也就放一放了。可即使这样程亚元还是不干,因为程亚元在县城读中学时,和班里的一女生恋爱,如果始乱终弃,也非君子所为啊,而且如果让人家一个知识女性过来给自己做妾,这也算不得是君子所为啊。因此打死不松口。
成老太爷没办法,干脆强按着程亚元拜了堂,然后一根绳子捆了,扔进洞房里。
&ldo;对于这种包办婚姻,你为什么不反抗!&rdo;新婚之夜,新郎这么对新娘说。
其实新娘,也就是后来程子强的母亲,是个非常善良贤淑的人,因火灾毁容不是她的错,见程亚元如此的无情,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也就由着程亚元每夜怒骂。
三天后,新婚夫妇该回门了,程亚元也不回去,程老太爷也拿他没办法,只得推说病了,回去不得,依旧严加看管着。人家娘家人也知道些内幕,觉得这么个丑女子,能嫁出去也属不易,也就没过多的追究。
程亚元伺候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反抗包办婚姻的大计,每夜也不与新娘字同床,用他的话说,这倒也不难,反正老婆长的丑,看着也没胃口。如此坚持了一个多月,新娘程氏(毕竟拜过堂,可以称作程氏了)就拿了一张白纸,一只毛笔写道:&ldo;如果你没有娶我,你现在会去哪里?&rdo;
程亚元一见程氏居然有一笔好字,毕竟同是读书人,便增加了一两分好感,就回写道:&ldo;自然是去追求我的幸福与自由了?&rdo;
程氏又写道:&ldo;具体在何处?&rdo;
程亚元写道:&ldo;中港、倭国或者更远的地方。&rdo;
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一旦有了沟通和交流,关系上也就缓和了不少,程老太爷见了,以为儿子转了性,对他的看管也就松了些,不成想被他一溜烟儿跑了。
程亚元如同鸟出了牢笼,一口气逃到县城,寻着了那个女生家,要和人家私奔,那女生到也愿意,可偏偏在不应该的时候,两人激情燃烧,正待苟且之时,被人家家人抓了个正着,吊着打了半夜,还好被人认出是程家少爷,才没给打死。
程老太爷得知了消息,当场气的喷血,赔情道歉的把人救了回来,又打了一顿。
程氏确实贤淑,亲自去向公公求情,带了人回来,程亚元羞愤交加,又是大半个月不理。后来传来消息,程亚元爱慕的那个女生因为坏了名声,被嫁到外地去了,程亚元大哭了一场,从此变的和木头一样,痴痴呆呆的,触犯睡觉倒是会,就是整日里不说一句话,后来日子久了,稍好些。有恶毒的人讥讽道:&ldo;瞎子嫁傻子,天知道生个什么出来。&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