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事态的发展不以人的素质为转移。参战的第二年,欧洲盟军开始尝试着进行反击,在某次战役中,欧洲盟军攻克了一个小镇,然后就继续前进,把小镇作为补给基地,移交给四十三步兵团。当四十三步兵团刚进入小镇的时候,斯洛军发起了反击,在坦克的掩护下,潮水般的斯洛步兵端着上了刺刀的65自动步枪涌了上来,一个冲击就打垮了欧洲盟军的先遣部队,四十三步兵团团长眼瞅着自己的盟军唏哩哗啦地败退下来,向后退去,就急忙向上级请示。结果这次反击是全线性质的,盟军战役指挥总部根本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填上来,只得下令四十三团死守该镇。
团长看了看自己手下这群吃的胖胖的,但身材矮小的亚洲人直叹气:如果全是由倭国人组成的队伍,也许还能打一打,可现在……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战斗一开始还算顺利,毕竟这里是补给基地,物资充沛。斯洛军也没把这支亚裔部队放在眼里,直接就从行进间发起冲击。第四三步兵团的团长也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兵,部队火力配置的很合理,一顿猛烈的炮火就把斯洛军打退了,结果阵地上一片欢呼声,觉得打仗也就是这么回事嘛,结果证明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刚才的战斗不过是一场预演而已。
斯洛军稍事休整,开始进行炮火准备,四十三团的士兵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个轮次的炮击就给打散了。第一营更惨,一发炮弹恰巧击中了营部的隐蔽所,包括营长在内的军官大部分非死即伤,等程子强的脑袋不再嗡嗡作响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了营里军衔最高的人。这时斯洛军发起冲击了。
程子强当时也想不了那么多,从掩蔽部的废墟里钻出来,捡起一只冲锋枪来,一路驱赶着败退下来的士兵迎着冲上来的斯洛兵硬碰硬的顶了上去。
自动武器的扫射,手榴弹的对轰,刺刀和工兵铲的碰撞,最后是一阵迫击炮火,等一切都静下来的时候,程子强发现自己一个人坐在战壕里,周围群是残肢断臂。
&ldo;还有谁活着?&rdo;程子强用沙哑的嗓子喊道。
&ldo;嗯……&rdo;说话的人已经没大声回答的力气,只是勉强地举起一只手来。结果对面&ldo;砰&rdo;的一枪打来,把那只手给打飞了。手的主人看着自己断臂,居然没有哀嚎,好像根本不知道痛觉为何物一样。
惨烈的战斗让第四十三步兵团一战成名,后来他们才知道,他们足足抵挡了斯洛人两个摩托化步兵团的攻击。
第四十三步兵团撤下来休整的时候,稀稀拉拉的,人员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战役指挥部的人还算有良心,该颁奖的颁奖,该晋衔的晋衔。还把他们安置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上休整,让他们过了两个星期天堂般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
一名盟军间谍被斯洛军俘获,此人掌握着重要的情报,足以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盟军战役指挥部得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组织营救,如果营救失败,就大规模的轰炸该地区,说白了就是杀人灭口。
在组织突击队的时候有遇到了麻烦,关押盟军间谍的地方是一个山谷,地形复杂,只能由小型运输机渗透,而且架次不能太多。欧洲人一个个牛高马大的,加上装备,不适合这次任务。于是战役指挥部有想起刚刚打了一次恶仗的四十三步兵团来了。
程子强由于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被任命为突击队长。
结果一场恶战之后,程子强救出了那位间谍。那位间谍第一眼看到程子强时说:&ldo;hibaby,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rdo;她就是谭亚亚当斯。
第八章请你做汉奸
两次恶仗之后,程子强和亚裔第四十三步兵团奠定了在军中的地位,地四十三团被授予团旗。而以四十三步兵团为主要兵员来源的亚裔突击队更是成为了盟军统帅部手里的一只重要的武装力量,甚至在战后大裁军时,亚裔突击队作为一直特别的部队也被保留了番号(当然,这和欧盟战后的战略思想也有关系)。
战后,亚裔步兵团的大部分人都获得了丑基尼的永久居住权,少部分人留在了欧洲,还有些人回国了。
程子强原本有机会留在军队里,但是他回到丑基尼后,又收到了一封自己许久前写回家乡的退信,勾起了思想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虽然没有鬓毛催,可乡音却已经改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他现在的国际语说的要比华夏语流利,生活习惯也完全融入了当地社区。
&ldo;我还算是个华夏人吗?&rdo;一个清晨,程子强对着浴室的镜子问自己,也就在这一天,他下定决心回国。
程子强在服役期间存了不少的钱,这也是所有华夏人的特点,喜欢存钱,而不是消费。他用这笔钱买了一个小小的农场,现在要回国了,农场只好委托一位邻居搭理,只要不荒废就好。然后他就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抱着各种心理回国的人不止程子强一个,在所有国籍的人中,倭国人回国的比例最高。很多在欧洲军队里服役过的倭裔一回国就被倭国军方登记造册,其实不止是服兵役,任何在国外从事技术行政工作的人,都会被倭国海关登记造册,然后上报情报部门和军部、科学部门。往往这些人还没有安顿下来,相关部门就已经派了人来,盛情接待,并恳求你留下为国效力,鞠躬磕头的,客气的不得了。其实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希望能被别人重视,能学有所用,这么一折腾,往往很多原本只是回国探亲的人也就真的留了下来。倭国每年用这种方法还真的为自己的国家留住了不少的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