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知青所里,刘花花和陈然看了又看,等了又等,就是没有等到姜笙。
她俩嘀嘀咕咕了半天。
知青所是两所房子,南边一所是男知青住的地方,
北边的那个是女知青的住所。
窗户是纸糊的,中间顶上吊着一只昏黄的钨丝灯泡,入眼就是一张十分大的炕。
中间摆了一张长桌子。
刘花花和陈然呆愣在了原地。
她们两个是南方人,睡床,第一次见到炕这种东西。
每个人都知道下乡条件很艰苦,没想到条件如此的艰苦。
刘花花眼泪掉了下来,赶紧抹了去。
知青队长叫王月华,她扯出一抹笑,看到她们就想到了当时的自己。
她已经下乡三年了。
“我是你们的队长王月华,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先放下行李吃饭吧,已经很晚了。”
她说着,其他知青也把煮好的饭端到一旁的小桌子上。
原来的知青有五个。
大家都自我介绍了一下,胖点的叫李娟,瘦瘦的个子高高的不爱说话的叫冯晓。
一个十分开朗总是笑眯眯的叫赵文文,剩下一个黑黑的,眼睛大大的叫于爱莲。
李娟拿着一个玉米馍馍,掰开一点一点的吃着:“我咋听月华姐说,这次来三个女知青呢。怎么就你俩啊?”
刘花花嘴快,“是还有一个,没跟过来,不知道干嘛去了。”
她猜想,姜笙肯定跟接自己的那个人有猫腻。
其他人一听,都很好奇。
但是刘花花具体什么都不知道,她憋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
陈然打圆场。
“许是有什么事耽搁了,可能晚点就过来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听到了上工的喇叭声。
正是秋收重要时刻。
姜笙强迫自己起来,她倒是不在意公分不公分的。
她在意的是宴时遇。
她刚一开门,就看到一个穿着背心露着鼓鼓囊囊的肌肉的人在院子里打军体拳。
她把小小的惊呼咽到肚子里。
“哐”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正好打出一拳的宴时遇扭过头只看到门框上簌簌落下来的土。
???
他有些疑惑。
姜笙脸皮都红了,这个人怎么怎么这么的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