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黎朝的改革风潮在朝堂上逐渐扩散,凤绾的每一步都像是精准的棋步,逐步将那些反对改革的势力逼入了死角。无论是朝堂上还是民间,关于她提出的五项改革政策,已经成为了各方议论的焦点。
但凤绾深知,这场斗争远未结束。改革的道路注定充满了荆棘与阻碍,每一步前进,都需要更大的智慧与勇气。
这天,凤绾与凤景浩再次坐在书房内商议。凤景浩眉头紧锁,显然有些忧虑:“局势已经到了临界点,保守派的大臣们愈发猖狂。即使朝堂上有些改革派的支持者,但一旦事情发生变化,他们也未必会毫无保留地站在你这一方。”
凤绾微微一笑,目光如炬:“父亲,不必担心。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她缓缓说道,“改革虽然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突破了当前这一关,局势便会逐渐明朗。”
凤景浩沉默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你说得对,改革一旦启动,就很难停下。然而,必须小心那些暗中的力量。有些势力,不会轻易放过你。”
凤绾点了点头,知道父亲的担忧并非无根据。黎朝的政治斗争,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即使有太子李泽宇的支持,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一些地方权力强大的势力,他们可能会在背后暗中施加压力,甚至通过利益交换,拉拢朝中大臣,来抵制改革。
“父亲放心。”凤绾的声音坚定,“我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几天后,凤绾的改革计划正式进入了第二阶段。在这阶段,她不仅要在朝堂上争取更多支持,还要在社会上寻找民众的力量支持她的改革。她知道,只有得到百姓的认可与支持,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因此,凤绾开始在各地发起了一系列民间活动。她通过商贾、学者以及一些地方官员,秘密传播她的改革理念,尤其是针对民生问题的部分。这些措施,不仅解决了百姓的迫切问题,还让他们对凤绾的改革产生了信任与依赖。
与此同时,她也开始暗中收买一些地方豪强。那些权力深厚的地方大族,虽然一开始不愿意妥协,但凤绾通过巧妙的手段,将他们拉拢进自己的阵营。她与他们商谈时,更多的是利用利益交换的方式。她承诺,若改革成功,这些地方豪强的利益将会得到进一步保障,而他们的政治地位,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凤绾稳步推进自己的改革计划。然而,朝堂上的变数依然存在,尤其是保守派的老臣们,他们虽然表面上与改革派合作,但背地里,依然在策划着如何削弱凤绾的力量。
在一次朝堂的会议上,保守派的领袖之一——资深大臣王景明,突然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吃惊的建议:“陛下,当前朝中改革的速度过快,导致许多地方官员压力山大,民间也有不少反响。或许我们应该放缓改革步伐,待局势稳定之后,再考虑进一步推进。”
王景明的言辞非常有力,他不仅提出了放缓改革的建议,还列举了一系列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提议,在朝堂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凤绾坐在一旁,冷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已有计较。王景明显然是想借此机会牵制改革,但她并不打算让他如愿。
“王大人。”凤绾突然开口,声音清晰且坚定,“放缓改革步伐,无异于停滞不前。黎朝的局势,岂容我们再浪费时间?”她眼中闪烁着锋锐的光芒,“如果我们不抓住当前时机,未来的局势将更加复杂。我们必须有胆略,才能让黎朝走向更强盛的未来。”
凤绾的话音刚落,太子李泽宇便从一旁插言:“凤绾说得对。改革之事,不容拖延。既然我们决定进行改革,就应当全力推进,而非因一时的困难而放弃。”他的语气中带着坚决和冷厉,显然站在了凤绾一边。
这一番言辞,让在场的许多大臣纷纷低下了头,虽然表面上他们不敢与太子正面冲突,但心中的矛盾和不满却无从掩盖。
而此时,凤绾更是抓住了时机,继续加码:“我们的改革是为了黎朝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我们不容任何人因为个人的利益而放慢这步伐。若有人仍然觉得改革不急,那么我愿意听听他如何看待黎朝未来的命运。”
凤绾的话一出,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愈加紧张。王景明试图反驳,但看到太子和凤绾的坚定态度,他却又无言以对。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冲突再次升级,已经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凤绾与太子李泽宇联手,进一步推动改革的议案,并开始与一些地方豪强谈判,争取他们的支持。她在背后暗中运筹帷幄,将一切反对派势力逐步压制。黎朝的改革虽然充满了困难与挑战,但凤绾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改革的潮流,已经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