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烨回到府中,心中依旧忐忑不安。他径直走向苏云瑶的院子,脚步急促,眉宇间满是担忧。一进门,他便看到苏云瑶正坐在窗边,手中捧着一本书,神情恬静。轩辕烨快步上前,不由分说地将她拉起来,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她毫发无损后,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一把将苏云瑶紧紧搂入怀中,仿佛要将她融入自己的身体里,生怕她再次离开自己的视线。
苏云瑶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无奈,轻轻拍了拍他的背,柔声说道:“我没事,你就这么不信任我吗?”
轩辕烨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后怕:“不是我不信任你,只是……我没想到你今日会出现在宴会上。我以为你谎称生病,皇后就不会为难你,不会让你去皇宫赴宴。可当我到了养心殿,竟然看见你也在的时候,你知道我当时有多害怕吗?轩辕澈那个人,心狠手辣,为了达到目的,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我真的担心你出事。”
苏云瑶感受到他身体的微微颤抖,知道他心中的恐惧并非虚言。她轻轻推开他,抬头直视他的眼睛,温柔地说道:“好了,我现在不是好端端地站在这里吗?你别担心了。”
轩辕烨的眼神依旧充满了自责与后怕,他低声说道:“还好你没事,不然……我绝不会原谅我自己。”
苏云瑶心中一暖,伸手轻轻抚摸他的背,柔声安抚道:“烨哥哥,你放心,我今后一定会更加小心,绝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你也要相信我,我会保护好自己的。不过,你也要答应我,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证自己的安全。”
轩辕烨点点头,眼中满是柔情。他捧起苏云瑶的小脸,目光深情地凝视着她,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入心底。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呼吸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甜蜜。苏云瑶轻轻闭上了双眼,轩辕烨的唇缓缓覆上她的,两人的唇瓣轻轻触碰,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然而,这份美好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玄煜兴高采烈地冲进了寝殿,嘴里还嚷嚷着:“嫂子,简直太神奇了!你猜我今天……”话未说完,他便看到了眼前这一幕——苏云瑶和轩辕烨正深情接吻。
玄煜顿时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赶紧捂住眼睛,大声喊道:“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被打扰的二人迅速分开,苏云瑶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尴尬地捂住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轩辕烨则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但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对着玄煜怒吼道:“你小子是不是皮痒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完,他便作势要冲过去教训玄煜。
玄煜知道自己坏了轩辕烨的好事,心里也有些发虚。见轩辕烨怒气冲冲地朝他走来,他立刻意识到此时不跑更待何时。于是,他脚底抹油,飞快地冲出了苏云瑶的院子,一溜烟地跑得无影无踪。
轩辕烨追到门口,见玄煜已经跑远,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回到苏云瑶身边。苏云瑶依旧满脸通红,低着头不敢看他。轩辕烨轻轻握住她的手,柔声说道:“别理那小子,他就是个冒失鬼。”
苏云瑶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羞涩和笑意,轻声说道:“算了,他也是无心之失。”
轩辕烨看着她那娇羞的模样,心中一阵柔软,忍不住再次将她拥入怀中。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刚才的尴尬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声在空气中回荡。
第二日早朝,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皇上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群臣,随后缓缓开口:“昨日宫变,秦王与秦王妃,临危不乱,智勇双全,救驾有功,实乃朕之肱骨,国之栋梁。边关将士虽无诏进京,但事出有因,且护驾有功,朕决定将功补过,特此嘉奖。”
魏公公手持圣旨,上前一步,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秦王轩辕烨与秦王妃苏云瑶,救驾有功,特赐秦王黄金千两,白银万两,良田千顷;秦王妃赐珍珠百斛,锦缎千匹,以示嘉奖。边关将士,忠勇可嘉,每人赏银百两,以慰辛劳。袁副将忠心护主,功不可没,特赏银千两,升为边关总兵,钦此!”
圣旨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神色各异。一些官员低声议论,显然对如此丰厚的赏赐感到意外。就在这时,一名言官出列,恭敬地拱手说道:“启禀皇上,边关将士无诏不得回京,此乃祖制。虽救驾有功,但如此丰厚奖赏,恐有不妥。万一今后人人效仿,岂不乱了朝廷法度?还请皇上三思。”
此言一出,立刻有数名官员纷纷附议,齐声说道:“臣等附议,请皇上三思!”
然而,另一部分官员则持不同意见。一名年长的武将出列,声音洪亮地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此事事出有因,不应定罪。若非边关将士及时赶到,护驾有功,昨日京城恐已陷入混乱,皇上安危难保,我等家人亦可能命丧黄泉。秦王与边关将士之功,实乃社稷之幸,理应嘉奖!”
他话音刚落,又有几名官员附和道:“臣等附议!若非秦王与边关将士,昨日后果不堪设想。皇上英明,赏罚分明,实乃明君之举!”
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官员还想反驳,刚开口:“话虽如此,可是……”
皇上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猛地一拍龙案,厉声打断:“够了!昨日的你们在哪儿?怎不见你们来救驾?只会在这里吵吵吵,吵得朕头疼!若非秦王与边关将士,朕今日还能坐在这里听你们聒噪吗?”
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众官员纷纷低头,不敢再言。
这时,轩辕烨缓步出列,拱手行礼,声音沉稳而坚定:“父皇,此事皆是儿臣之过。是儿臣发现宁王有异动,担心父皇安危,遂擅自用虎符调动了边关袁副将及五万将士进京护驾。边关将士皆是奉命行事,并无过错。若要责罚,请父皇责罚儿臣一人,儿臣愿承担一切罪责。”
皇上闻言,目光复杂地看着轩辕烨,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秦王虽有擅权之嫌,但救驾有功,功过相抵,朕不予追究。至于边关将士,忠心护主,理应嘉奖。此事就此了结,任何人不得再议!”
众官员见皇上态度坚决,只得齐声应道:“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