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份定了之后,便是准备出海之事了。
在数次股东大会的商议之中,最终敲定了12艘商船配合3艘战船一同出海。
至于出海所有货物的渠道则徐行全领着富明实业协同配合,最晚要在一个月之内配备齐全13艘船的货物。
富明实业的产业遍布于全国各地,不过区区十三船的货物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就在这些问题安排的差不多了时,还是老朱发话把众藩王们都赶了回去。
藩王们在京中尽管收敛很多,但像他们现在如此亲密的关系很容易滋生问题的。
有朱标镇着,他们倒不至于有反叛之类,但醉酒生事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在不久之前,朱檀就因为会馆小吏的酒送的晚了一些就把那小吏给揍了一顿。
当然,不仅仅是像朱檀这样揍小吏,而且藩王们之间也还是滋生矛盾。
自这些藩王过来后,已经不知出现过一次藩王间互相动手的情况了。
这些人好的时候好像手足似的都快穿一条裤子了,等脾气上来了挥起拳头来又毫不留情了。
老朱主要是心疼朱标公务那么繁忙,还得抽出时间去操心众藩王的事情。
眼不见心不烦,他们离了京师爱干啥干啥去。
出海的货船还没配备齐全,几日时间不过就是简单搭了个公司的框架,从民间招了些管理公司的人手。
例如账房,库管。
剩下还有些出海的伙计,掌柜的之类。
这些人与外邦的人打交道,不见得非得能说当地的语言,但至少得了解当地的物价行情,以及一些风土人情之类。
一是不容易被骗,二是不触犯当地禁忌。
谁都有诸如信仰等不能被触碰的东西,牵扯不到这些的时候怎么都好说,一旦被碰到必会激起人心底最大的爆发点。
出门在外的,还是小心些好。
自大明开海之后,不仅是职大增设了这方面的科目,就连民间有积极之人也在自学出海所用的知识。
就大明现今的这种土壤,找些这方面的人并不难。
贸易公司不过才发公告便有一大堆来报名的了,不过短短几日时间便已经招募的差不多了。
朝廷藩王勋戚士绅四方联合的公司,其中实力必然不容小觑不说,而且必然会有保证。
说不准,从此端上金饭碗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大明一日不倒,这份工作就能一直干下去。
光是想想就挺好。
总之,他们多方利益已经捆绑了,除了朝廷看起来好像卖出了些船还赚到了之外,谁都盼望着能赚钱的。
即便藩王们离了京,他们也没啥可担心的。
他们产业也都能再生,不过就是现在捉襟见肘一些,用不了多久便就又赚回去了。
这也就当是一次大投资了。
这些藩王所去之处不一样,朱允熥没办法一一全都送了,只能是在前天晚上请众人吃顿饭了。
当朱允熥把这事儿告诉老朱之际,老朱大概是觉着以他的年纪,见这些藩王一次少一次了。
在这些藩王临走之际,老朱让朱允熥把送别宴安排在了他的行宫。
朱允熥和老朱说这,本就有希望老朱参加之意。
老朱既都已经主动提了,朱允熥又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朱允熥安排富民职业送了些肉菜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