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唐朝的凌烟阁 > 第29章 李渊欲退晋阳城敦煌公力劝勇夺霍邑城(第1页)

第29章 李渊欲退晋阳城敦煌公力劝勇夺霍邑城(第1页)

公元617年七月,正值雨季,虽缓解了旱情,但却延误了李渊的行军计划。

大雨连绵不绝,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淹没,雨滴砸在地面,溅起一片片水花,瞬间将地面变成了一片泥泞。雨水顺着山坡流淌,汇成了一条条小溪,潺潺流向远方。

此时,回太原督运军粮的沈叔安尚未回来,出使突厥的刘文静也没有了消息,李渊正在帅帐内妄自发愁,探兵突然传来急报,称刘武周与突厥勾结,欲乘虚袭击晋阳。

李渊不禁不禁一惊,长叹道:“看来时机尚未成熟啊,还需速速返回晋阳!”

于是,李渊与召裴寂等人前来商议返回晋阳事宜。

他对裴寂等人说:“宋老生有勇而无谋,战则必败。但当务之急是刘武周与突厥勾结,恐怕会袭击我们的后方,我认为应当先返回晋阳,以观其变。”

大家讨论交流,皆表示赞同,大多人认为隋军目前虽是强弩之末,但兵力尚强,难以攻克,且李密狡黠难测,刘武周又唯利是图,故不如先回守本营,日后再图大业。

裴寂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担忧地说:“诸位,宋老生与屈突通的联军分别占据着险要地势,我们难以迅速攻克。李密在信中虽然口头上表示联合,但他为人利益至上,其心思谁也摸不透。这突厥人更是贪婪而无信,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刘武周那种和胡人混在一起的人,更不可靠。太原是我们的重要据点,而且义军的家属都在那里。而且此时因雨季后勤物资未能及时得到保障,我军军粮急缺,我们不如先回去救援太原,稳固后方,再作长远打算。”

李世民听了,心中一愣,立即提出异议,说道:“现在田野里庄稼即将丰收,粮食怎么会不够呢?宋老生是个轻浮急躁的人,一战就能将他擒获。而李密那家伙,整天只想着占据大型粮仓,惦记着仓库里的粮食,哪有心思考虑长远战略。刘武周和突厥虽然表面上相互依附,但他们内心肯定是互相猜疑的。刘武周就算对太原有想法,他怎么敢轻易离开自己在马邑的根据地!我们现在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奋不顾身来拯救百姓,应该直接攻打隋军,攻下长安城,这样才能号令天下。现在遇到这么一点小困难,刚起兵就想退兵,定会扰乱军心,降低士气,万一跟随我们的义军失去信心,一旦解散,我们回到太原那座孤城防守,那不是等着被敌人吃掉吗?到时候我们连自己都难得保全!”

李建成也觉得李世民的话有道理,补充道:“宋老生虽勇,然其兵新胜,骄惰已极,我军若乘胜进击,必能克之。”。

但李渊因顾虑重重,担心后方被袭,再次失去家人,却不听他们的劝告,执意催促部队出发返回。

李渊当即命左军为前军,先行出发退回晋城进行防御。

李世民听到这个决定后,决定再次进谏。然而,当他正要进帐时,天色已黑,李渊已经睡下了。李世民无奈,又急又气,在帐外嚎哭,声音传到了帐篷里。

李渊听到哭声,赶紧召见他询问原因。李世民哭诉道:“父亲,现在军队是凭着正义行动的。如果我们进攻,就一定能够攻克敌阵;但如果我们退缩,军队就会解散。一旦众人溃散,敌人就会趁机进攻,我们的生死就在眼前,这怎么能不让人悲伤呢!”

李渊听了李世民的话,这才如梦初醒,说:“军队已经出发了,这可怎么办呢?”

李世民赶紧回答说:“右军还在严整地驻扎着,没有出发;左军虽然已经离开,但雨地泥泞,他们走得并不远。让我去追赶他们吧。”

李渊看着李世民,笑着说:“看来我的成败都掌握在你手里了。你就去吧,我相信你。”

于是,李渊叫来李建成和李世民连夜出发,去追赶已经出发的左军。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将部队追回,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另一种结局。

进入八月,沈叔安将粮食运来,天公亦作美,雾霭渐散,云彩消退,日光洒下。

李渊命将士晒晾铠甲,整饬军械,绕行山脚,避开泥泞之路,抵达霍邑城下。

宋老生始终坚守城门,不肯出城应战。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带领数十骑精锐骑兵来到城下,挥鞭指挥义军前军,佯作要围城之势,并命军士辱骂宋老生。宋老生愤怒不已,实在难以忍受,遂率领三万大军出城迎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