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担任卫尉少卿之职时,是一个“掌旗”的,杨广经常当着群臣的面羞辱李渊,说他是“阿婆面”,对此,李渊虽然非常愤怒,但苦于面对的是皇帝,也只能忍气吞声。李渊的妻子窦氏就劝他,杨广爱好声色犬马,建议李渊投其所好,将他珍藏收集到的宝马良驹送给杨广,李渊听后照办,忍痛割爱将好不容易搜集到的多匹宝马良驹送给杨广,果然缓解了二人的关系。
李渊那时还是个普通官员,资源有限,他找到当时掌管车乘、牧马,担任驾部员外郎的李靖,希望他能帮帮自己,找些宝马,但没想到李靖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李渊此次捉住李靖,想到其以前一点都不讲情面,非常气恼,所以,想要借此机会杀掉李靖。
笔者认为,以李渊的帝王胸怀和他谦虚待人的品质来看,虽然求人被拒可能会让他心中稍感不悦,但不太可能因此而记恨几十年,更不至于想要置人于死地,何况自己脚跟尚未站稳,正是用人之际,怎会忍心杀死李靖这样难得的人才呢?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是唐朝杰出的军事家,被后人尊称为“大唐第一名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唐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图画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文武双全。他曾对父亲表示,大丈夫应当建功立业,追求富贵,而非仅是读书。武德三年(620年),李靖随李孝恭(唐朝初期的杰出将领和宗室成员)平定江陵,击败萧铣,为唐朝统一南方立下汗马功劳。
贞观三年(629年),李靖以定襄道行军总管身份,率领三千骑兵夜袭定襄,大败东突厥,擒获颉利可汗,为唐朝开拓北部边疆。贞观九年(635年),李靖再次挂帅,西征吐谷浑,大获全胜,为唐朝巩固西部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靖着有《六军镜》三卷,虽已散失,但其军事思想在后世广为流传。他还有《李卫公兵法》等兵书,对后世军事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靖晚年多病,但仍被唐太宗李世民重用,直至贞观二十三年病逝,享年七十九岁。他被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并配享昭陵。
李靖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晚唐以后被追封为“灵显王”,南宋时又被追封为“辅世灵佑忠烈王”。李靖是一个在多部中国古代神话书籍中出现的重要角色,他的形象和故事随着不同的文学作品而有所变化。
在《封神演义》中,李靖是陈塘关的总兵,有三子金吒、木吒、哪吒,以及一个女儿名为贞英。他与哪吒的关系复杂,最终因燃灯道人赠给的玲珑宝塔,父子和解,共同助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王朝。
在《西游记》中,李靖是天宫中的卫戍司令,是托塔天王,他因右手中常托玲珑宝塔而被称为“托塔李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与李靖、哪吒的关系》一书指出,李靖和哪吒的形象源自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在佛教中,毗沙门天王是财富之神、佛教的护法神,而李靖和哪吒的形象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
《大唐名将李靖是如何变为“哪吒之父”的?》这篇文章探讨了李靖从历史人物转变为神话人物的过程,特别是他与哪吒的关系如何从印度佛经中的故事演变为中国神话中的情节进行了深入描述。
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找来以上书籍观看了解。
李靖的形象和故事在不同文化和文学作品中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
在秦国公李世民的极力保荐下,李靖成功打开了开挂模式,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唐朝的建立和日后的辉煌盛世中付出了巨大贡献。
但秦国公李世民如此急切地挽救李靖,除了看重他的才华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考量呢?这背后是否又隐藏着一些涉及到各方势力博弈的因素?
还有李靖在晚年被神化的过程,从被追封为“灵显王”到“辅世灵佑忠烈王”,再到成为多部神话书籍中的传奇角色。这一过程到底是民间单纯的崇敬之情所致,还是在某些政治力量的推动下逐渐形成的呢?
每一个疑问在大唐王朝之中,都如同迷雾里的一丝暗影,虽然不足以掩盖曾经盛世繁华的光辉,但却让唐朝的历史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这一个个未解之谜,犹如历史的涟漪,至今仍在岁月的长河中轻轻荡漾,吸引着后人不断探寻,试图拨开那层层迷团,还原更加真实、更加全面的大唐历史。
至于李靖进入秦国公李世民的府邸后,日后将演绎出怎样的传奇人生,我们下文再接着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