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唐朝凌烟阁是什么 > 第42章 隋将王世充与李密瓦岗军黑石之战搅乱历史的走向和时局(第1页)

第42章 隋将王世充与李密瓦岗军黑石之战搅乱历史的走向和时局(第1页)

李渊在长安城春明门西北营寨中听说了萧铣被拥立为梁王的消息,不禁感叹后生可畏。

此时李渊周边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地区的窦建德,建立了夏国,称雄河北;萧铣,在罗县称帝,国号梁,控制着岳阳等南方地区;杜伏威占据江南地区称帝,建立宋国。李密在洛口称帝,建立魏国,直接威胁着洛阳。

前文我们讲过,隋将王世允等奉隋炀帝杨广之命,集结兵力攻打洛水北岸的李密瓦岗军,两军隔着洛水对峙。

公元617年十月二十五日,王世允率军渡过洛水,在黑石扎寨。而此时的李密军队驻扎在洛口仓城,洛口仓城位于黑石的东南方向,距离黑石约十公里。洛口仓城,也称兴洛仓,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东北方向,具体在河洛镇七里铺村东原上。

隋朝时期的黑石,根据历史记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巩义市西南方向,洛河以东的地区。黑石所在的地区,如今是河南省巩义市的一部分。巩义市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黑石关是古代汴洛要冲,也是着名的古战场之一。黑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地理位置至今仍然对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产生着影响。

隋朝洛水,即南洛水,主要指的是流经河南的一段河流,对隋唐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洛水发源地在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流经河南省的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至偃师区杨村附近与伊河汇合,称为伊洛河,最终在巩义市洛口以北注入黄河。

隋朝时期,洛水成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济渠的起点即在洛阳,引洛水灌溉农田,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是隋唐时期的都城,洛水的存在对于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至关重要。

洛水与黄河交汇的地区被称为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洛水作为隋唐大运河的核心,不仅促进了当时的经济交流,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象征。

十月二十五日深夜,月色被乌云遮得严严实实,黑沉沉的洛水在幽暗中宛如一条巨蟒蜿蜒流淌。

王世充率领着他的大军,悄悄地连夜渡过了洛水。那马蹄声和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虽然极力压抑,却仍仿佛是黑暗中的闷雷,缓缓靠近黑石这个战略要地。到达黑石后,他迅速指挥士兵扎营。营帐在黑暗中一顶顶竖起,如同一座座黑色的堡垒。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刚洒落在洛水之上,王世充就开始精心部署兵力。他把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士兵被安排在营地的各个关键位置,严阵以待,守护着大营的安全。而他则亲自率领着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部队,在洛水北岸雄赳赳气昂昂地列开了阵势。

那一排排士兵身穿战甲,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兵器举起仿佛一片钢铁的森林,士气高昂,只等与李密瓦岗军前来一战。

李密这边在王世充刚渡过洛水之时就得到了消息。李密听闻之后,二话不说,连夜调遣兵力,天还未亮,他便率领自己的瓦岗军浩浩荡荡地朝着洛水进发。只见他的士兵们旌旗招展,兵戈铁马行进之时震天动地,仿佛要将这天地都震碎。

当他们来到洛水南岸(洛口仓位于洛水南),李密毫不犹豫地下令渡河迎敌。李密的军队渡河之后,很快就与王世充的军队撞到了一起。

刹那间,喊杀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场巨大的风暴。可是,这场战斗却没有如李密所愿发展。王世充的精锐部队战力惊人,李密的士兵们渐渐抵挡不住。

战场上,李密的部将邴孝和尤为勇猛,他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然而,命运却没有眷顾他,在激烈的混战之中,他不幸被敌军冲击掉到了洛水之中,瞬间被湍急的水流吞没,溺水而亡。

主将的阵亡极大地影响了瓦岗军的士气,李密的军队开始大乱,纷纷败退。

李密眼见形势不妙,率领着手下剩下的精锐骑兵,奋力杀出一条血路,又渡回洛水南岸。而他的其余部队,在混乱之中朝着东边的月城逃去。

隋朝月城,又称偃月城,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河洛镇,因城形如偃月而得名。这座古城在隋朝末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瓦岗军反隋的重要前线。如今的偃月古城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一个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场所。它集参禅礼佛、休闲养生、石窟观光、民俗展示、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向游客展示了丰富的河洛文化。

偃月城位于洛水入黄河处,与洛口仓城形成战略上的犄角之势,便于两城在交战时互援。

王世充哪肯放过这个扩大战果的好机会,立刻率领着得胜之师朝着逃窜的李密军队追去,并且迅速包围了月城的李密残部。

此时的李密并没有慌乱,他听到王世允率主力前去围攻月城,知隋军黑石营寨空虚,急中生智,调转马头,率领精锐骑兵再次渡过洛水,黑压压一片铁骑朝着黑石营策马奔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